我在襄平城办了药学堂,每三日授课一个时辰,只要对医药感兴趣,任何都可以来听课,听课之人,只需每次亲自上山,采一株草药作为束修,你以后有事,就去药学堂寻我。”
虞幼窈一听就明白了:“您老可是要挑选传人了?”
这样广撒网,肯定有不少人会来听课,但时间长了,真正能坚持下来,并且能学到东西的人,就是真正对医药感兴趣,并且心志坚毅,又有天赋的好学生。
甭管能不能将孙伯所学一一学成,哪怕能传承一样,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学医早期是需要背汤歌、辩药、识药性,便是不识字,也可以学的。
而不识字的学生,也有机会接触到认字。
目前《药典》记载有药效的药材,有二三千多种,只需要记住每一种药材的名字,多用些心,在上课的时候临摹,多读,等《药典》学完了,差不多该认的字,也就认全了。
------题外话------
古代女子梳发,留燕尾的,基本上都是未出阁的女子~抱歉,作者又感冒了,喝了药之后,反应有点大。脑子昏昏沉沉,抱歉今天更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