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重生之财色天下
  4. 第953章 :钱学森之问
设置

第953章 :钱学森之问(3 / 4)


改革怎么改革,从哪方面改革,很多人无从说起,也无从做起。

……

为什么我们的人才没能够与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钱学森之问,在刺激众人的同时,也深深的刺激了张宁。

虽然,教育改革不是张宁的事,他更多于是政府的事,是国家的事。

但是,同为中国人的张宁,当他看到这两个问题之时,也是不由得一阵心痛。

是呀,为什么,为什么?

张宁其实是知道一些原因的,但知道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却是另一回事。

有一些迫不急待,张宁几乎想立刻将朱青时请来。

登录朱青时的微博,果然,钱学森之问,也让朱青时彻底不淡定了。

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校培养创造发明型人才的模式,二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在社会上发挥作用脱颖而出的机制。

这是朱青时发出来的有关于钱学森之问的第一条微博。

通过“钱学森之问”,可见,中国崛起太慢的根本原因主要在教育。

一方面是教育目标。身在儒释道文化圈的中国教育,强调伦理与知识,终极目标是君子;西方教育自古希腊哲学开始形成了形式逻辑理论和实验验证科学的传统,强调真理与智慧,终极目标是思想家和科学家。布莱尼茨也曾言称,中国长于政治伦理道德,西方长于数学、自然科学,终极目的的不同将两种教育距离逐渐拉大。

另一方面是教育体制内部问题。是教育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国家崛起就会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约。中国教育界广泛存在的问题,比如说,应试教育、学术腐败、论文抄袭等,已有数不清的批评性和建设性的文章,然而,问题始终不见真正得到解决。归根结底就在于教育系统的改革始终如“老牛爬坡”,导致学校行政化趋势加剧,教师功利化趋势加剧,这样的学校和教师有可能培养出像民国大师吗?

另外,朱青时更批评了教育部,指出那什么“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估计又是一个应付上级领导的政策。过个几年,你就再也不可能看到,还有这样的一个计划。

而且,看这个计划的名字就感觉很是别扭。

真不知道谁取出来的这个名字。

这要是放在教学上,学子们能够学好,那才有怪了。

看着朱青时各条微博不断发出,张宁也是急了,直接就@喷起了朱青时。

“朱先生,我原来还以为你有些见地,对教育各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了解。到现在,我也是这么认为。但是,你在微博上发表的有什么用呢?你在微博上侃侃而谈又有什么用呢,这与网上那一些喷子有什么区别,当然,或许是有区别。网上大部分的喷子是没有理由的乱喷,你则是讲着道理的喷。关键的是,我想知道,你除了发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没有具体的解决办法。”

发完这一句话,张宁有一些后悔,感觉自己说得重了。

只是,自己发都发了,也不能删除。

结果,张宁也没有想到。

此前连续回复朱青时的几条回复,朱青时没有理踩,这一句,倒是很快就回复了。

“这位先生,我有观注过此前你给我的留言。你的一些质疑说得很好,之前没有时间回复,很抱歉。今天,你的留言,也让我受益非浅。是呀,我只在微博上光说,这有什么用。中国教育还是这么烂,教育改革,什么时候才可以改好。我想,我回答不出这个问题。不过,几十年来一直做教育,我倒有几条想法与您分享一下。”

“我认为,国内教育改革,改革是好事,但是,国内教育这一块涉及到的问题太大,涉及到的人群也非常多。有的时候,不是想改革就能改革得好的。我觉得,国家在教育改革方面,不仿参考一些国外的经验。例如国外私企办校的经验,由私人来创办学校,甚至,创办高等院校。我认为,这是对国内教育改革的补充。”

朱青时的回答,让张宁眼前一亮。

果然,他早就有教育改革的想法。

“私人创办学校吗,这是个好的想法。不过,国内已经出现过很多民办高校。我想请问,这一些民办学校,难道就是中国教育的出路。这一些民办高校,才可能打造出可以和民国时期大师相比较的人才?”

这无疑是个讽刺。

国内民办高校虽然不是一无用处,但绝对是比公办院校差得多。

连公办高校都无法培养出顶尖的人才,这一些民办院校,更是不可能。

“我认为这条路子是正确的,至于国内这一些民办高校,只能说,他们太注重商业。当然,与他们能量太小也有很大的关系。我希望的是一家或者数家超强大的企业出现,创办一所高质量,高规格的高等院校。这样,一方面可以解决资金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凭借资金,聘请到国内外优秀的导师。同时,又因为是私人办校,在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