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节过后,夏收很快来临,抢收抢种忙碌了三天,又到了“打工”的时节。
山上变得更加郁郁葱葱,打野食不必再抢,身强力壮的壮劳力们,也就都抽掉出去,去林场,牧场,矿山继续赚工分去了。
长工赚工分,短工赚毛票。
郭山照常是要出去的,只是家里这回怎么都不同意他去当石工了。
郭山也是心有余悸,所以选择了林场。
牧场离得太远了,十天半个月也回不来一次,家里这边他有些放不下。
父母身体没一个好的,他们上山他不放心,家里活儿他也撒不开手。
好歹去了林场,他实在太累了,可以住那边,不累走几十分钟也就回来了。
顾安勋那几个知青这个时候就属于特殊对待,不需要出去“打工”,他们的活儿还是围绕在大柳村的。
看地、喂猪、沤肥,分三波。
三个女知青不愿意看脏活儿累活儿,喂猪她们已经喂的够够的了,沤肥又脏又累,她们也坚决不肯去。
最轻松地‘看地’就落到了她们头上。
顾安勋和齐红斌一起喂猪。
刘伟安和王富强一起沤肥。
两个老好人都有那么一点点怕猪,有时候猪跑出来了,他们只能去找人,自己不敢抓。
顾安勋和齐红斌凑到一起,那就是一对沉默组合。
谁也不开口,谁也不说话,就那么默默地干活,两人却都不觉得尴尬。
相反的,互不干涉反倒让两人都觉得很放松。
村里的女人们如果愿意,也是可以出去“打工”的。
不过,女人们要出门就难多了,一个是家里同不同意,一个是出去安不安全。
旁人去打工,沈易遥并没有这个打算。
一下子闲了下来,她就打算天天往山里钻了。
偶尔还能去镇上转一转,甚至是去县里多看看。
入了盛夏,蔬菜水果繁盛,沈易遥也可以开始实验自己的冻干蔬菜计划了!
她的蔬菜水果攒了不少,可之前不敢大规模的动工。
这东西只要批量做出来,绝瞒不过天天都来吃饭的几人。
冰块还好说,但果蔬哪来的?还那么新鲜,她可就说不明白了。
所以,她心心念念了好久,都按捺住了,没有动手。
直到夏收夏种结束,再忙就是秋收的时候,这段时间万物繁盛,她的那些东西轻易不会再招惹怀疑。
要做简易版的冻干蔬菜,首先要考虑的是冷冻。
沈易遥记得,国内第一台冰箱好像是56年生产的。
现在想买冰箱比电视还要奢侈,且冰箱的冷冻层也很小,就跟两个鞋盒的尺寸差不多。
既贵又不实用。
况且,大柳村还没通电。
年年都会发水的山村,别说通电了,修路都是老大难。
冰箱被摒弃掉。
还有另一种办法,比较古早,也比较实用。
古时候的大户人家,基本都有自己的冰室,冰室多在地下。
冰室的冰块,多是在商铺购买。
这些夏天消暑降燥卖的冰,一开始是三九天特意去河里挖出来的。
后来是入了冬之后,在模具中灌水冻出来的。
再往后,是靠着硝石制冰法做出来的。
沈易遥要用的,就是硝石制冰法来制冰,并将地窖临时征用来存放冰块。
硝石溶解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热量,使水温降低,甚至结冰。
只制作用来降温的冰块,不需要它入口,就简单的多,不需要大盆套小盆那么麻烦。
只需要弄到足够的硝石,再在模具中注水,放入大量硝石,吸收掉水里的热量,让水变成冰即可。
硝石可以反复利用,在冰块冻得相当结实之后,里面的硝石就会被排异出来。
只要把硝石刮下来继续使用就可以了。
想到硝石……沈易遥不由看向了采石山。
直接购买硝石的难度很大,硝石本身是制作火药的原料之一,被严格管控了起来。
但,天然的硝石还是可以自己开采的。
打定了主意,沈易遥夜里就出发直奔采石山。
她从原主的记忆中翻出来一段值得留意的内容。
那是沈父才上采石山干活没几天的时候,炸山取石时,意外发现了数量不小的硝石。
当时沈父推测那一片可能会有个规模不小的硝石矿,可惜后来他们往下挖了十几米,硝石忽然就绝迹了。
因为闹出来这么个乌龙,沈父才把这事儿当成笑话讲给了原主听。
也只讲给了原主听。
沈易遥曾推测过,沈父到这里,还查的是不是就是硝石矿的事情?
可人早不在了,曾经究竟是来执行什么任务的,保密工作又做的太好,她根本看不出什么端倪。
萧瑟一片的石山上,除了石头还是石头,一片植被都没剩下。
山脚好歹还有些野花野草,上了陡坡开始,就只剩碎石了。
到了“打工”季,隔三差五这里就会响起轰隆隆炸山的声音。
山体被炸开,新的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