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定位,虽说对于节省惯了的老百姓而言确实是比较贵,但对于那些有条件在大酒店吃吃喝喝的人来说,却不过是小意思而已。何况竹筒酒不仅口感不错,酿酒方式还如此新鲜。
很快的,竹筒酒的名气便被打开了,很多规模次于酒店的饭馆也纷纷前来主动进货。
除了乌县本地,杭城这边的市场也被意外地打开,而且是收益远高于乌县本土的大生意。
事情要从林悦回到苏家读书的头一天说起。
因为家中新增了竹筒酒这项营生,请了一个月长假
的林悦再去杭城时,自然要带上一些竹筒酒给苏家人一起分享一下。
苏父苏母都不是好酒之人,又注重养生,平时喝酒都是浅尝辄止。苏晴丽和大儿子苏文林这一点也随父母,并不好酒。程俊虽说酒量不错,但因为工作繁忙的关系,也难得畅饮,所以虽觉这酒还不错,却也没有多少需求。
然而,苏父不好酒,不代表他的那些好友们就没有好酒的。
因为林悦带去的竹筒酒多,次日晨练时,便自然而然地给那些爷爷奶奶们也带去了一些。
其中有位赵爷爷,烟瘾大,酒瘾也大,虽然年纪一大把却有着孩子般的好奇心性,喝了林悦赠送的竹筒酒后,立刻觉得这酒实在是太合自己的口味了。
正好这位赵爷爷有个儿子在西湖边开了家小酒楼。
为了能每天都喝到这竹筒酒,同时又不会欠小姑娘的人情,他便半劝半逼地让自家儿子出面跟林悦订货。
赵爷爷的儿子叫赵锐达,听说这竹筒酒最贵的也不过是八元一筒而已,起初他并不愿意进货。
理由很简单,竹筒酒太便宜了,利润自然再高也高不到哪里去。
要知道酒楼每天卖的酒水数量都是有限的,要是客人点了便宜的竹筒酒,其他利润高的名酒自然就卖的少了。
哪个更能挣钱,一目了然嘛!
不过,赵爷爷是个“不太讲理”的父亲,而赵锐达又恰好是个孝顺的儿子。迫于父命,最终赵锐达还是不得不来跟林悦谈生意,要她以后每次来杭城都带个五十筒的竹筒酒来。考虑到林悦还小,没法负担这么重的份量,他会每次都派人直接到月台上接应,钱款也会当天结清。
既然有生意上门,接送又都有人,还不用自己怎么出力,林悦自然乐得顺带着做上一笔生意。
赵锐达原想着进这个竹筒酒不过是满足父亲需求的顺带而已,不想因为酿酒方式和包装新颖,竹筒酒一
下子就在小酒楼里火了,甚至还有其他酒店的人来打听这酒是哪里来的,也想进点试试。
作为生意人,赵锐达立刻敏锐地嗅到了另一种商机,当即便要跟林悦父亲商谈独家批发竹筒酒。
林悦自然十分乐意,顺势让张竹根又开发了一款更高档的可以说是酒店专用的竹筒酒,同时还通过苏晴丽联系了一家印刷厂,专门定制了产品包装,并买了一台手动打码机,以规范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与此同时,林悦又当机立断地让父亲又承包了几片竹林,再增加人手每日砍竹锯竹和煮筒消毒,同时加大基酒和药材的采购。
这自然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尤其是在前头的投资都还没收回来的情况下,再持续追加投资,负担难免比较重。
不过林国豪也是个有魄力的人,当下咬牙又贷款了一万,林悦家则是直接再加投入两万,同时两家约定此后一整个月的所有收入,也都将全部再重新投入。
事实证明,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前后不过是一个半月,竹筒酒的平均日销量已经达到了一千筒。
上海的魏小露听说竹筒酒在杭城的生意这么火爆之后,也动了心思,以投资入股的方式拉了一个朋友合伙做起了“步步高”牌竹筒酒的批发生意,并且赶在年前一个月打开了上海部分市场。
互惠互利的情况下,可想而知的,竹筒酒的销量自然又得以大大提升,乐得林国豪每天都是笑呵呵的。
每回林悦回老家,他都要嘘寒问暖一番,那个慈爱关怀,简直比亲生还亲生。
他已经大概地算过了,依照眼下的情况,到了年底,不但前头投入的本钱全部都能收回来,估摸还能有个两万左右的分红。
最重要的是,这还只是头一回的分红,以后每个月还能持续进账,简直是躺着都能收钱。
所以,如此能给人带来好运的财神爷,他能不捧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