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边城是个典型的八十年代小城镇,好点的街道有石砖水泥沥青铺设,不好的放眼望去,仍是会漫升起黄土的土路。
两旁是旧式商铺,街道边上有附近乡下来的同志,支着的小摊子上摆着各类农产品。
而边城最热闹的地方就是供销社。
正巧沈如凤扯布需要去供销社,三人下了车就直奔供销社。
“快点走,晚点要抢不到的。”
苏大娘走在前面不停催促,别看她年纪是三人里最大的,身体素质确实最强的。
宋槐月紧赶慢赶,走得开始微微喘气,她撩了下垂下来的头发,望向苏大娘询问:“现在买布还需要抢?”
她记得八十年代在领导人的带领下,有团队去参观学习过纺织技术,又引进了一大批发展轻工业的工厂。
产量应该提高了不少,怎么还需要抢?
不过宋槐月转念一想,好似也正常,边城地理位置偏远,毕竟沿海地区的交通更发达。
苏大娘接下来的话,也印证了她的想法。
“我也听说海市那边不用布票就能买到布料,我们边城暂时还需要。”
沈如凤闻言很是惊讶,“你们的意思是,可能过阵子咱们边城也可以不用布票了?”
她这两年有了孩子,几乎都是围着孩子转,对于外边的事,她很多都不了解。
宋槐月点头,那必然是的,以后不仅不用布票,甚至什么票都不需要了。
不过这话她不能说,只能委婉地提醒,“有这个可能,毕竟别的地方已经不用,别的票说不定也会取消。”
“真的?”沈如凤惊疑不定地看着她,下意识摸了摸衣兜。
宋槐月笑了笑,“我也只是猜测。”
倒是苏大娘顿住脚步,若有所思地说道:“槐月说的有道理,既然都出来了,那干脆把拿来的票能换的都先换了。”
万一以后真取消票制,她们手上的票就无用了。
“我觉得可以。”宋槐月赞同。
两人一拍即合,看得沈如凤一愣一愣的,她到底有些犹豫,毕竟票制跟随她已久,又有时代局限在。
她想了想,仍觉得那样做太冒险,不好意思地随便扯了个借口,“那你们先换,我带出来的票不多,到时候让我家万里来换 。”
宋槐月一眼就看出她说的只是托词,笑了笑没有再劝。
倒是苏大娘多说了一句,“那你可记得了,不要舍不得。”
沈如凤“哎”地应了一声,“你们放心吧,回去我一定会让万里来换。”
苏大娘见状,无奈地与宋槐月对视一眼。
宋槐月笑了笑,安抚性地拍了拍她的手臂。
正如众人所料,供销社爆满了人,里三层外三层,密密麻麻,都是来换布料的。
宋槐月尝试着挤了挤,发现根本挤不进去,反而挤出一身汗,她干脆放弃了,让沈如凤与苏大娘努力。
布料旁边是卖其他日用品的,也有食品干货之类。
宋槐月买了几个牙膏牙刷、香皂肥皂,又拿了些香菇干、笋干等等,零食大白兔奶糖、饼干自然也少不了,最后她看了看,又换了两罐麦乳精。
三人返程时,每个人手上都大包小包的。
沈如凤与苏大娘倒是好理解,她们两人都换了布料,但是宋槐月没有,手上的东西跟她们居然一样多。
“槐月,你这买的都是什么?”沈如凤好奇地瞄了几眼,她刚才去买步,没见到宋槐月买东西。
宋槐月顺着她的视线望去,又稍微抬起来示意一下,“日用品,牙刷牙膏香皂肥皂之类的。”
“这一袋子?”她吃惊地微微瞪大眼睛。
宋槐月点头,盈盈笑意没有落下,大方地说道:“正好看到有就都换了,日后总会用到的。”
沈如凤听她这么说,不由得暗暗咋舌,心说余团长媳妇果不愧是城里姑娘,不像她们,用点什么都得计较着,恨不得一张票撕成两半用。
从边城回到青松坝已经是下午。
阳光透过树叶缝隙,落在一地斑驳光影,微风轻轻拂过,树梢枝头不住摇曳摆动,静谧又舒适。
宋槐月推开院门,客厅门与厨房门虚虚掩着,跟她早上离开时一样,也不知道余淮晌午有没有回来。
厨房的锅里有两碗粥,是早上剩下来的,她简单做了个凉拌青瓜,就着粥填了填肚子,便回房睡午觉了。
因着离婚的事情没谈拢,宋槐月连着两天也没跟余淮说一句话,余淮倒是自觉,晚上回来又是烧水,又是给她装洗澡水。
可惜自始至终都没有她一个好脸色。
不过在青松坝呆这么些天,又跟沈如凤出去过一趟,宋槐月没有办法如同前几日,待在屋里不与人社交。
现在就算她不出门,也会有人寻上门来。
江万里跟余淮关系好,又因着跟宋槐月一起去过边城,沈如凤自诩两人熟络,近日有空就到余家找宋槐月说话。
“槐月,你在家不?”
门外又响起了沈如凤的声音。
宋槐月叹了一口气,走过去:“来了。”
院门被打开,沈如凤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