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高,施工方如今还在研究气象、水文、地质资料,等正式动工,不用算都知道肯定花钱如流水。
除了营建实验室的费用以外,采购仪器也是一大笔花销。
千万以下的他都懒得去细算了,千万以上的如粒子辐射成像探测器1600万,KJD-3000R氡镭测量仪2000万,高能α粒子探测器3200万……总之没有两三个亿下不来。后续还得根据需要添置仪器和材料,自己手里的专利费不知道能烧多久。
都说开源节流,他这边每一分钱都花得很硬核省不得,只能往“开源”的方向想。
零重力座椅公司去年营收突破40亿,但按毛利率18.42%算,利润只有7亿多,再扣去税费和其他七七八八的费用,再分到他手里,其实也就一个亿左右。
当然,这一个小目标对一般人来说用一辈子都绰绰有余,但用来搞能源研究就显得杯水车薪了。
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以前研究零重力座椅还算顺利,没怎么感受到经费的压力。后来跟着阎教授研究防护凝胶、在高霄教授的实验室研究光子芯片,经费问题反正都不是他要操心的。如今自己自立门户,才终于真真正正感受到了科研有多烧钱。
季知行托着脑袋想了想,决定花点时间来思考零重力座椅的升级,指望这台印钞机印钞的速度能更快一点。
他回广陵后,和林朗、许东阳也聚了几次,对公司现状也有一些了解。经过晏如、易戥他们的努力,零重力座椅在材质、构造方面已经升级了两次,比第一代产品轻便了很多。
不过嘛,季知行想到了光子芯片。零重力座椅的核心就是包含传感、控制、服务三个部分的释压结构,他们当初优化释压结构超级费劲,一个原因是项目理论过于复杂,另一个原因就是传感运算的速度限制了三个部分的衔接与耦合。
可如今有了光子芯片,光子芯片与传统芯片的运算速度简直是天差地别。
比如2019年谷歌使用53位量子比特计算机运行随机电路取样,仅用20秒就完成了结果,而如果使用传统计算机则差不多得耗时1万年。
而“华芯一号”的性能比起就更优越了,传统计算机需要150000年才能解决的问题,搭载光子芯片的计算机只需要1秒钟,速度完全碾压。
说干就干,季知行给林朗打了个电话跟他商量升级传感速度的事。
林朗正带着研发部门的人开会,讨论第四代零重力座椅的升级事宜,升级目标是将座椅体积进一步缩小,使重量由第三代的30kg减少到15kg,以减少物流运输的巨额费用,提高毛利率。
林朗接到季知行的电话十分惊喜,本来他有心请季知行一起开会讨论,但又怕耽误他的正事,没想到他主动提起这回事了。
在得知第四代座椅的升级目标后,季知行跟林朗问清了第三代座椅的运算逻辑,挂了电话后就打开电脑开始做芯片设计,以用来升级过渡边缘传感器(TES)和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SNSPD)的运算速度。
第一步就是描述电路。其实硬体描述语言(HDL)林朗用得更好,但光子芯片他更熟悉,做RTL设计就比较快。
静态时序分析……
覆盖率……
ASIC逻辑综合……
规划完成后,季知行把HDLcode放入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EDAtool),让电脑将HDLcode转换成逻辑电路。然后对着逻辑闸设计图验证并修改,最后将合成完的控制单元程式码再放入另一套EDAtool,进行电路布局与绕线。至此,看起来红、黄、蓝、绿五颜六色的电路图就做好了;
至于时钟树综合-CTS、寄生参数提取、版图物理验证之类的后端设计就交给林朗他们吧,等他们输出GDSII文件,就可以交给芯片工厂下单生产了。
季知行把电路图发送给林朗时,研发部门还在争论不休,因为有2/3的人认为将重量压缩到15kg势必会牺牲一部分零重力效果,为了减少运输费用而影响用户体验,这是得不偿失。
“前端都设计好了!”林朗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嗯,搞快点!我指着你们挣钱呢!”季知行半是玩笑半是认真地说道。
林朗看着电路图和设计描述目瞪口呆,如果实际性能能达到描述的水准,那他们在耦合结构上再努把力,没准能将零重力座椅的体积直接缩小到坐垫大小,而且完美保有零重力效果!
他倒是不怀疑季知行的水平,但是一般来说,按需求定制芯片,其设计工作大概需要六到九个月的时间。而季知行这才用了多久?有三个小时吗?脑子的运算速度未免太可怕了吧!
“老大,你其实是光子芯片投的胎吧?”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