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零点能?”邓迫念着这个词语搜肠刮肚地回想。毕竟是物理专业的,这个词他也略有耳闻,但了解得不多,印象中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
“但还是有理论依据支撑的。”季知行说道。
在大众的观念中,“真空”意味着虚无、意味着空无一物。
但是,从量子理论的角度,如果深入到分子、原子、电子和质子的层次之下,进入最微小的亚原子粒子的世界,全世界、整个宇宙其实都不存在“绝对真空”。任何一片空间都充满了随机进入和消失的粒子,都在进行着人类观察不到的“量子涨落”。
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揭示了这样一个设想:与“量子涨落”现象相伴生的能量,就是真空零点能。后来,荷兰物理学家亨得里克.卡西米尔(.)通过金属实验证明了真空零点能的客观存在。而从量子场论的角度估算出真空的能量密度可能高达。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找到利用这种真空能的方法!”季知行说着拿起了桌上的马克杯,“只要这么一杯能量,就足够把地球上所有的海洋煮沸!”
妈呀,听起来更不靠谱了。朱仁忧心忡忡地望着已经有点科学疯子气质的季知行,他不能想象自己身边随时随地围绕着这么磅礴而恐怖的能量。
听起来这个理论那个理论的好像有凭有据的样子,可是科学理论不就总是被时代的发展推翻吗?
统治了一千多年的“地心说”被哥白尼的“日心说”推翻了,物种不变论被达尔文的进化论摧毁了,曼托瓦尼的地球膨胀理论被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驳倒了……这些故事就是小学生都听过。
退一步说,即使真的存在真空零点能,要找到利用它的方法何其艰难?这样一种取之不尽的能源简直就是免费的午餐,要是这么好利用,那些西方科技强国何必费劲扒拉地打什么“石油战争”?
朱仁心里那个悔啊,当初就不该叫季知行去高霄那里游学。以前多稳重多踏实的小伙子啊,在那什么“隔空取物”项目组待了一段时间就沾染了高霄不靠谱的气息。
邓迫跟朱仁完全相反,他觉得季知行的新课题实在是太对胃口了!
不过,“你是怎么想到要研究这个的呢?是有什么新发现吗?”邓迫目露希冀。
“那倒不是。”季知行摇摇头,“光子芯片结题后,我就一直在想接下来应该做什么。”
尖端芯片一直是西方国家制裁华夏的利器,而“华芯一号”的问世彻底粉碎了这条铰链。然而争端与对抗是不可能停止的,那么接下来西方国家会在哪个方面大做文章呢?
粮食?能源?民族?文化?医药……值得较量的领域实在太多了,但他认为能源才是最重要的。
在科技时代,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白头鹰国为了掌控全球能源市场,不断地在各个产油大国挑起战火。在与其他国家的竞争中,也常常以能源作为武器。如今风头正盛的环保大棒其实也只不过是能源之争的附加物罢了。
“你记不记得我们以前研究低温光镊技术,有段时间一直没进展,你那时候提出了引入“反引力”技术,我就对“反引力”这个概念有点想头。”
目前,“反引力”技术还仅存在于科幻作品中,但以现有的科学理论猜测,“反引力”是利用反粒子与普通粒子之间的排斥作用“凭空”获得的一种动力。那么,其本质是不是就是一种真空能?
当时他脑子里飘过这么一丝念头,但心思更多地放在解决低温光镊实验遇到的困境上,没有余地去深入思考。
在决定以能源作为自己下一阶段的目标后,他就想起了这回事。
朱仁忍不住瞥了邓迫一眼。他跟高霄也是旧友,老早就听说过邓迫的大名——据高霄说他得攥着速效救心丸才敢批阅这个小子的论文。
本来作为行政管理人员,朱仁是不打算越界插手科研上的事情的,但此刻还是忍不住开口:
“那……能源的形式很多啊,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甚至可控核聚变,还有氢能现在不是很热门吗?”怎么都比真空能靠谱啊!
“可是这些都有人研究了啊。”季知行掰着手指盘点,“以氢能为例,美国有《能源地球计划》,预计拨款350亿美元;德国有《国家氢能战略》,投资超过80.5亿欧元;日本有《氢能领先国家愿景》,拨款3700亿日元;韩国有《国家氢能战略指南》,计划投资18.5万亿韩元——这是国家层面的。”
“还有一些传统能源巨头,如美国钢铁公司、法国液化空气公司、挪威国家石油公司、日本川崎重工等等,都在加大氢能投入。”
盘点完了,季知行一摊手:“我拿什么跟他们比?金钱、人力、物力,随便一个都能吊打我。我唯一的资本就是——我的头脑。”
季知行一笑,眼中透着坚毅与野心:“所以,我想走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华夏投资了数以万亿的资金来布局能源政策,举凡有前景的能源类型都有科研单位在紧锣密鼓地研究。所以,大局是不需要他忧心的。
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