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早!”
“皇后娘娘,吉祥!”
“哟,老太太,今天够早的,您辛苦!”
一楼化妆间里人满为患,有的正在化妆,有的排队等着,李唐钻进人群,跟大伙一一打招呼。
演皇阿玛乾隆的那位叫张铁霖,四十出头,声音浑厚。李唐对他的印象仅仅停留在原身记忆里《大桥下面》中的高志华和《新仙鹤神针》里那个意图强|暴关汁淋的大反派金环二郎曹雄。
虽说是位老演员,但演技着实一般,甚至还比不上比他小十多岁的周结。高兴就哈哈傻笑,不高兴就吹胡子瞪眼,简直就是中年男版的“小燕子”。
这货据说还是个英国人,在片场时不时会秀几句伦敦腔,特嘚瑟。
李唐对他的观感很一般。
在这方面李唐倒是有点理解周结,演员嘛,就是靠演技说话,要是你拿不出过硬的水平,就别想着别人会高看你一眼。
还有就是这货英国人的身份,在美国吐槽英国人是一种常态,比如英国人假正经、太傲娇、爱装B等等,而且还经常在影视作品中对英国人进行丑化、嘲讽。
反过来,英国人普遍认为美国人没文化、没历史,都是暴发户。
这个就跟全国人民喜欢吐槽上海人一样,全国人民普遍认为上海人小气、精明、算计、装腔作势等等。
记得上回《苏州河》杀青宴上,一位京城籍的灯光师喝的醉醺醺地拍着李唐的肩膀道:“李唐,你一点儿都不象上海人。”
这句话在他看来可能是很高的评价了,却令李唐哭笑不得。
李唐前世毕竟生活在美国,不可避免的受到美国文化的影响,一听这货是个英国人,下意识的就会嘴巴一撇,哼一声:“切,英国佬!”
得,俩假洋鬼子凑一块儿了。
至于皇后娘娘和容嬷嬷这两位,别看戏里凶神恶煞的,在私底下都是很奈斯的人。尤其是容嬷嬷,老太太嘴碎、热心,且演技杠杠的。别的不说,就上半年刚播完的《水浒传》中她演的王婆就令人印象深刻。
“小李子,今天是不是该你出场亮相了?”
“哟,李老师,咱俩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五百年前是一家。您老别老是一口一个小李子的挂在嘴边,我瘆得慌!”李唐忙苦着脸哀求。
小李子,虽然听起来挺顺口的,可总会让人联想到近代史上的一位著名公公。
“啧,爹姓李,妈姓唐,合起来是个好名字,可叫唐子、小唐子也不合适啊!”老太太砸吧着嘴。
李唐无奈道:“老太太,您叫我李唐就得,要不然就叫小李,后面千万别多个子。”
“李唐,就是有点生分……”
“不生分,一点都不生分。”
刚刚准备化妆的范小胖听到这边的动静,转过头来,给了李唐一个得意的眼神。
那双会说话的大眼睛仿佛在说:哼哼,你也有今天!
当然要她当面叫李唐小李子,估计她还不敢。
关系好归好,不能玩笑开过头,尤其在圈子里,这个分寸的把握很重要。
这几天的拍摄都是分成AB两组,A组在北影厂摄影棚内拍会宾楼的戏,是主线,孙淑培亲自执导。B组则在恭王府拍皇阿玛、皇后、容嬷嬷等人的戏,算是支线,黎平负责。
化好妆,一众人来到片场,群演早已经到位了,在副导演的指挥下练习走位排戏。
“小李,一会儿先拍两个过场的戏,然后就是萧剑的出场戏,有问题么?”孙淑培特地走过来跟李唐交代一下。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虽然李唐的戏份还没有拍,但他对李唐的印象非常好。这个年轻人没啥架子,跟剧组的人相处融洽,更为难得的是这些天来李唐没有任何偷懒,每天都是和剧组同出同进,穿着戏服站在场边观看。
光这个态度,足以让孙淑培刮目相看。
“没问题,导演。”
观摩了这么久,他早就跃跃欲试了。
趁着还未开拍,李唐走到外面开始热身。
他的热身动作做的很细致,一边热身一边默戏。
今天这场戏是讲萧剑来到会宾楼,喝了点酒便开始吟诗装逼,引起了同样吃饱了没事干的小燕子、紫薇、尔康等人的注意,然后惺惺相惜的过程。
说实话,李唐第一次看剧本,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感觉特别尬,正常人谁会一个人坐在酒楼里大声吟诗。但仔细一琢磨发现这是港台古装电视剧,亦或武侠小说中的固定套路。
所谓书生侠客,一出场必是各种装逼,吟诗——有文采,酒楼——人多,且必有关键人物,闻得诗词惊若天人,于是再引出后面的故事。
许是太过专注,当这场戏在李唐的脑海中走完一遍后,他才发现旁边站着一个人。
“哟,老莫啊!”
“李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