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机的发明,预示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 而这个开始,现在已经出现在大明之初。 这简直是个恐怖的故事。 现在的大明,原本在经济上,就已经站在了世界的巅峰。 原本来说,因为老朱禁海的缘故,所以海路上的贸易并不发达,虽说官方同样进行的贸易,相当于海面垄断,可实际上明朝的海贸更大的意义在于宣扬国威,而并非是经济贸易。 海面上的大量经济,实际上都被走私海商给吞走了。 永乐时期,郑和下西洋的前几次,明面上的数据经常出现了亏本,这是很难想象的。 这自然跟朱棣好面子的关系更大,实际上郑和下西洋,出海贸易固然费用巨大,但是郑和采买的珍奇之物亦是不少,尤其以西洋各国的香料为最。 作为一种奢侈品,香料在西洋贸易中承担了巨大的作用,并且为明初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利润。 只是在这个时候,朱棣多次远征蒙古,导致国内的经济发生了倒退的景象,并且由于供给大军,征调兵役,以至于稍微一些灾荒出现,地方官府都没有应对的办法。 军饷和俸禄也是个大的开支,国库在没有开源的情况下,根本难以支撑,因此朝廷也只能更多的发行宝钞饮鸩止渴,这也导致宝钞的通胀更加严重。 比起郑和带回来的那些,收支完全不能平衡,毕竟郑和虽然擅长航海,但他本身作为从小在宫里长大的宦官,对于商贾之事也只是稍微有些接触,并且也没想着来靠航海给国库增加收入。 并非是郑和不想,而是他没有意识到这里面的商机有多大。 一直到几次后,有了经验,才让下西洋的行动开始有了赚头。 比如在永乐五年第一次郑和下西洋归来之后,明朝就大量的用胡椒苏木折俸发给官民,涉及人数达二十多万,且之后多次以胡椒苏木作为钱钞代替物来给官员士兵发俸禄。 这种做法一直持续到成化年间,由于后期胡椒苏木大量流入,市价也在下降,后面官员就再也不买账了,所以这种做法在成化年间也就终止了。 后边郑和下西洋,其实已经是收入大于支出了,按理说朝廷应该可以一直推行此事。 不管赚多少,反正是有得赚,而且还能顺带宣扬大明国威,这有何而不为呢。 其实这里头还存在一个底层百姓的因素。 朱棣时期可跟如今的朱英大不相同,他沿用的还是先前历朝历代徭役那一套。 也就是说下西洋的船征发劳役和工匠免费建造,木头从西南征发,运输过来也靠徭役,茶叶丝绸要么实物税要么低价征发摊派,将士都是卫所抽调。 这等于是朝廷在不断的白嫖底层劳动力,所谓的花费巨大,关键还是在于朝贡贸易,朱棣对各国的赏赐。 且这样的白嫖,对于朝廷来说成本低廉,然实际上给底层百姓来到了巨大负担。 然而如果仅仅只是郑和下西洋,这对于明朝来说不算什么。 结果是朱棣在让郑和下西洋的同时,还有许多方面。 首先自然是六次亲征蒙古,其二就是迁都北平,除此外跟下西洋差不多的行动还有李达通西域,海童抵迤北,侯显使西番。 后三个的花费不算大,可前三个,哪个不是单独提出来都能让大明基层动荡,震摇国本之事。 偏偏这三个的每一个,都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搞定的。 等于说朱棣在靖难之役当上皇帝后,这三个事情差不多都是一起在搞。 期间还包括打安南这样的事情。 朱棣在前头打蒙古的时候,朱高炽于后方监国,常常为了可能是几十两银子就跟大臣们吵得不可开交。 老朱抠抠搜搜一辈子存下来的家底,几乎都要给朱棣败光了。 这里头除开经济因素外,还有明朝内部政治因素的关系。 迁都,亲征蒙古,那都是朱棣在搞,以朱棣诛十族留下的威风,虽说朝廷没有怕朱元璋那样怕朱棣,可尽皆都是畏惧居多,偶尔上奏朱棣说不看那就不看,大臣们也就打打嘴炮,实际影响意义不大。 其中的关键人物,就是在于郑和。 郑和,三宝太监,明朝内廷宦官之首。 仅仅如此也就罢了,郑和率两万八千人下西洋,这是宦官负责外交和统兵的开始。 除此之外,宦官还逐渐掌握了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等大权,这一切都是从永乐年间开始。 宦官干政势必剥夺了外府官僚的权力,朝臣的作用和影响开始降低。在这种情况下,朝臣抵制郑和下西洋,就成为对宦官干政的一种抵抗。 你赚钱不赚钱我不管,可你不能影响我的权力啊。 郑和下西洋的行动越是成功,这就让皇帝越发把权力交给宦官。 本身从朱元璋的时候开始,对于官员的不信任度就非常高,认为但凡为求当官,无有不贪者。 朱棣其实是受到了朱元璋很大影响,在各方面行事上亦是如此。 并且因为这皇位不是老爹给的,而是从侄子手里抢过来的,是以朱棣心里总是有很多不舒服的地方,他害怕自己驾崩后,在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