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军上船出发了。 自京师这里的,除开一万出头的将士外,其他将近八千都是各方面的人才。 医师。 这北上严寒,感冒发烧什么是个极其正常的现象,或许还会有更麻烦的事情,医师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包括退烧,驱寒,防冻的药材这些,也都是要带着。 工匠。 部分是火器工匠,其他方面的也有一些。 火器难免会有修补的时候,主要带着的是火铳,大炮太重显然不合适。 整个北境有些土著居住,但人数少得可怜,莫说是火铳了,士兵一轮冷兵器冲锋都能轻而易举的给拿下。 火铳更多的是为了防止野兽,再就是抵达北美后,跟当地土著爆发冲突的情况下能有效杀敌。 其他还有一些特殊人才。 比如钦天监里懂风水堪舆的,锦衣卫里对语言方面天赋较高,还有负责记录的,绘制地图的等等。 总归来说这个配置很是完善了。 这里头黄观出了大力。 徐辉祖去吐蕃打拉锯战,那里距离京师太远了,军报的来回延迟太高,况且就徐辉祖这个情况来说,稳中求胜,短时间内很难有什么大的变动。 朱英转而再次把目光放向了南洋。 舆论真的是个很好的东西,邸报的出现,尤其是大规模在整个大明展开后,对于朝廷来说,更容易掌控民心了。 还是一样的套路,便就跟招兵差不多。 朱英令旨抵达邸报司,让他们多多宣扬一下下南洋的好处。 比如南洋现在遍地都可捡钱,发财的机会到处都是,风景还很漂亮。 某某家族去南洋一趟赚了多少万贯宝钞。 某某工人在南洋打工一个月工钱多少。 “额,我怎么突然有一种把人骗到缅北噶腰子的感觉。” 朱英有些纳闷的想到。 当然,这都是为了更好的移民。 现在的南洋可跟后世是两个情况。 首先是大明在那边的威慑力,有着水师临海驻扎,还有藩王吴王坐镇。 只要是大明户籍,在那里就高人三分。 如果是闹了官司,正常情况下当地官府都会偏向于大明人,他们只是附属国,可不想引起纠纷。 现在安南,占城,真腊沿海海域,都已经被大明水师管辖。 马六甲那边的杂兵,怎么能跟大明的正规军相比,就如同交接一般,当大明水师抵达马六甲后,当地的土著就很知趣的让了出来。 不过在接到最新的情报,倒是让朱英有些无语。 因为大明的宣传,很多人跑去占城。 由于大明水师的威慑,这让占城官府方面很难有所作为,以至于在治理方面力有不逮。 宋忠跟朱允炆联合在一起,为开设汉学堂的事情,狠狠的给了占城贵族打击。 尤其是一些大的贵族,更是首要目标。 占王茶也虽说不是傀儡,可大部分的政权都掌控在贵族的手里,这些大贵族被打掉之后,占王茶也想要收回权力,宋忠和朱允炆自然不答应。 干脆就扶持了一些小贵族去进行分割。 所以目前的占城,只能用一个乱字形容。 如今占城,帮派林立,黑道纵横。 最初是漕帮。 这些在大明混不下的,在尝到占城的甜头之后,开始大规模的进行转移。 朱英对大明内部的帮派打击力度很大,尤其是在大明全境开设治安司后,许多帮派没有了生存空间。 漕帮就是其中一人。 因为海贸赚钱,原本干内陆水运的漕帮,也凑了一些钱买了船,大部分骨干跟着运货,拉到占城去卖,很快就赚取到了第一桶金。 而在占城,漕帮帮主惊奇的发现,这里的官府竟然弱得可以,而且很多情况下,完全就是看钱办事。 谁给的钱多,谁就能得到更多的便利。 漕帮帮主顿时发现,这样的情况,岂不是帮派的福地? 回了大明后,当即就决定带着大量的帮派成员前往占城。 不愿意跟着去的,给些安家费就算是退帮了。 仅仅只是两个月不到的时间,漕帮迅速就在占城扎根了,并且开始逐步扩大。 其帮派的规模,迅速膨胀,竟比之在大明巅峰时期还要更威。 这不得了啊。 漕帮跟当地官府某些官员勾结的事情,大明这边可懒得管。 是以漕帮得以迅速建立自己的人脉关系。 甚至驻扎水师,吴王这边都有了联络。 漕帮的消息没多久就传到了大明这边的帮派。 他们在大明的日子,可真的不好过啊。 除开一些确实有背景的,大部分的帮派在治安司打击下很难有所发展,帮里的弟兄们都快吃不起饭了。 对于漕帮去南洋的事情,在江湖里消息还是传得很快的。 开始有人嘲笑,那等蛮夷之地哪有什么赚头。 然而打脸来得太快,还来不及反应。 消息传回大明,漕帮已经在南洋发展出了三千人的规模,其中还包含大量的蛮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