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若是让太孙殿下久等了,到时候遭受责罚,可就怪不得咱家了。” 听到这话,众多倭国使臣顿时就争执起来,不过最后关键的点,还是在于倭国四大家族上。 四大家族去三个,显然就有一个家族去不了。 但目前的情况,显然也不会给倭国使臣们太多时间,仅仅一番争执后,另有两人站出。 李忠明点点头,也懒得多问,带着便走。 ..... 对于跟倭国使臣的谈判,朱元章并不会直接的参与。 所有事情,都交由大孙来决定即可。 本来这次征讨倭国也是大孙的意思,目前看来还算是比较顺利的。 在朱英这边,自然还有各部尚书,侍郎,以及翰林学士等等数十位官员的陪同。 在华盖殿中,众多官员在朱英这边的主持下,开始商讨关于对倭国将要提出的赔偿要求。 其实按照之前的所谓大国风范,一般是小国认错,赔偿一些礼物之类的,然后俯首称臣,基本上就差不多了。 这也是关乎到最为常见的天朝上国颜面。 但这一次,朱英可不会管这么多。 在商议之前就已经明确了方向。 首先是钱财抚恤金的赔偿。 这赔偿的东西,自然就是白银。 “别看倭国地方小,可是那边有着银山,本宫先说个数吧。” 朱英竖起一根手指说道。 下首的官员有人不禁说道:“殿下,这一千万的白银是否有些少了。” 自古以来,都是讲究一个漫天要价,就地还钱。 在很多官员们看来,倭国那等小地方贫瘠得很,大明往前一年的岁入也不过千万白银,那等倭国小地,能够拿出几百万白银了不得了。 只是谈判这等事情,自然不能一开口是多少就是多少,还得高一点,这样才能多谈一点。 朱英摇头道;“有银山的地方,谈什么一千万,自然是一万万两白银。” “我大明可是有五十万军过去,加上如今的抚恤,船队的开销,包括各等生活用度,一万万两白银,是必须的,没有什么余地。” 刑部侍郎蒙正生不由问道:“殿下,那等小国,一下子就能拿出这么多的白银吗。” 朱英鄙夷的看了他一眼说道:“一次拿不出,那就分多次还,一年不行就三年,三年不就十年,具体的详细,就去谈嘛。” 听到这话,刑部侍郎蒙正生不由有些羞愧的低下头。 对于目前朝堂上大部分的文人官员来说,学的都是儒家之道,这也就导致他们不会在谈判这种事情上去斤斤计较,觉得有失体面,像个市井小人一般。 多数官员都有一种心态,我泱泱大国,物产丰富,那等小国,又有什么值得去拿的东西。 这样的思想是不对的,是以朱英要把这个思想转变过来。 “不要小看倭国的财力,他们那边盛产白银,白银这块肯定是不能少的。” “倭国地处海岛,如今海贸盛行,于海贸之上,要为我大明海商,寻求到足够多的好处。” “现今倭国九州岛内,我明军士兵,多有在倭国娶妻生子,获得田产者,他们其中多数,必然会滞留倭国,作为我大明驻军。” “因此在倭国九州岛境界,必须要有我大明飞地,倭国当划出足够我大明百姓,军士所属之地。” “其次是关于倭国各地的贸易通商,我大明商人去到倭国之后,应当有畅行倭国,买卖之权,倭国王室,官府,不得有任何干扰。” “倭国作为下国,在律法之事上,但凡我大明子民若在倭国有触发律法之事,当由遣送回国方可审讯,倭国无惩处之权。” 听着太孙殿下不断的述说,下面的大臣们是面面相觑。 这样的想法,他们是从来没有过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已然是对倭国的极尽压榨了。 这些条例,倭国的使臣,会同意吗。 看到官员们的神情,朱英就知道他们在这一块,完全没有什么概念。 别说是这样的条约了,后世更加不平等的条约多得是。 不过现在太孙殿下已经把方向定出来了,众臣顿时就明白该要如何去对待倭国使臣,谈判停战的协议。 当源友信来到奉天殿外的时候,并没有在第一时间里被召入殿中,而是就在大殿之外等候。 这个时候,众多群臣还在华盖殿中商议关于条约的一些具体事项。 期间有宦官过来禀告,说是倭国使臣已经到了,但朱英就好像没有听过般,不予理睬。 宦官自然是人精,当然懂得朱英的意思。 便就先把倭国使臣晾一晾再说。 等了差不多一个时辰后,大致的一些方案确定下来,朱英这才开口说道:“今日本宫有些倦了,便就先行回宫补个午觉,那倭国使臣的初次交谈,便是诸位先去吧。” 说完之后,朱英便就直接起身回坤宁宫去了。 臣子们自然知道,这是要先给倭国使臣一个下马威。 反正现在倭国远比大明要更加的着急。 这等的谈判内容,这些倭国使臣大概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