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4. 第405章:难搞哦!
设置

第405章:难搞哦!(2 / 3)


才是目前真是的状况。
只能是自己慢慢培养,可惜的是在此之前,朱英可不知道自己还有着皇明长孙的身份。
那些花费大力气培养出来的弟子,都是以安南发展为主,擅长的方面都是合纵连横,巧舌如黄。
搞间谍,离间,打探情报,蛊惑怂恿这些是够了。
但是发展内政,那完全就是不对口。
好在朱英目前足够年轻,还有很长的时间,慢慢培养出能够跟随自己的精英人才。
譬如面前的常继祖,就是一个很好的苗子。
常继祖听着面前太孙殿下的问话,脑海中不由浮现出昨夜父亲嘱咐。
“你能有这般想法,得到太孙殿下的赏识不难。”
“但是要真正的得到太孙殿下的认可器重,还需要多多思考。”
“多余的东西,为父也没什么可教你的,毕竟为父若是懂得的话,直接就是自己上了,也无须把希望寄托在你的身上。”
“唯一教导你的,便就是让你知晓,太孙殿下的性格,是和当今陛下一般的雄伟大才。”
“不要妄图在他们的面前耍什么小聪明,坦率真诚才是你是否能够获得看重的关键。”
“当你提出自己的所想问题后,也要同时想到,假若太孙殿下问你如何处置,你该如何回答。”
常继祖真的很庆幸,昨夜父亲跟自己说的这些话,今日太孙殿下果真是提到了。
“臣认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国子监目前的积弊由来已久,想要彻底的改革,很难建以全功。”
“如若是直接强行改革,反而容易引发动乱,因此臣认为应当是循序渐进为主。”
朱英听到这里,轻‘哦’了一声,稍许有些诧异。
因为无论是从面相上看,还是从其他方面判断,常继祖都属于那种莽夫类型。
而现在说出的这番话,却有一股子细腻的味道。
那么这话,是常继祖自己想的,还是别人教的,就有待商榷了。
“接着说。”
朱英看常继祖因为自己出声打断,也就停下来,便就示意道。
常继祖见此,眼底闪过喜色,知道自己刚才的话,打动了太孙。
后面讲述起来,也就更加自信了。
“臣观国子监学子,多数是四肢不勤,五谷不分,整日口中讲述着所谓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奉两位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为名言。”
“以至于才会有那等荒唐之言出自口中,像是这等不明事理者,因国子监便利从而成就一方父母官,那只会是当地百姓的灾难。”
“即便有些仁义道德,也无法建立功勋,反而会被手下人架空,整日就想着攀附权贵,升官发财,这对于吏治没有任何作用,反有崩坏之嫌。”
“因此臣心中觉得,不该让国子监的学生只以读书为主,应当予以多多接触百姓,更加了解百姓之难,农业水利,都不得毫无了解。”
“哪怕是资历足够,也不得轻易外放为官,需在京师附近,先行学习政务之道,经受考核方能真正为官。”
“之乎者也,并不能填饱百姓的肚子,仁义道德,也劝谏不了匪徒寇患。”
常继祖说完,朱英再度认真的审视了一番。
不得不说,目前常继祖的这些建议让朱英感到非常的惊喜。
他并不认为这些想法是常家在后面推导出来的,倘若有如此见解之人,绝不会籍籍无名。
在常继祖说话的时候,朱英有观察到,并不是类似背诵的那种感觉,而是真的在思索自己所见到问题。
常家中,不管是常升,常森,给朱英的感觉都很平庸,既没有什么谋略,也没其父亲常十万的勇勐。
或许去世的常茂会有些不同吧,毕竟作为嫡子,在培养上会花费更多心思。
只是从际遇上可以看出,多是继承了鲁莽。
“表弟说的这些很有想法,不过国子监作为我大明最高学府,牵扯甚广,若行改革之事,自当要通禀爷爷知晓才行。”
“不过为兄倒是没有想到,表弟还有如此见解,不知表弟自身可有什么想法,未来有什么打算。”
朱英说道。
改革国子监是必然的,常继祖提的这几个点子,也是相当不错。
朱英之前就觉得不该过于重文轻武,尤其是学子,更不该赢弱不堪。
多接触百姓,不说做到真正为百姓办事,但了解农事,做好份内工作,这些都是很有必要。
常继祖闻言,心中惊喜。
在得到父亲的指导后,常继祖就心中开始琢磨,如何才能解决目前国子监的问题。
足足大半夜的苦思冥想,才有今日之发言。
能够想到这些,跟常继祖的身份也有很大关系,正常人到国子监,都是想着怎么融入其中,广交好友,给自己的未来铺路。
常继祖不需要这些,他本身就是顶尖勋贵的后代,对于四书五经,也没多大的兴趣。
所以才能站在这之外去考虑问题。
现在太孙的话,明显是要提拔自己。
常继祖也没迟疑,立即作揖道:“臣之性格心中明白,好武轻文。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