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逮鸟的最佳时机。
当然,向坤也没有因此放松警惕,他依然在树上观察着四周,确定没有其他威胁或窥探。
毕竟,这只“变异大鸟”,是肯定在“神行科技”那里“挂了号”的。
同时他也在根据观察的地形、自身的能力、各种相关信息进行计算和推演,在大脑中制定可执行的计划。
在切换到微光夜视的视觉模式下时,向坤却发现,他看不到那“变异大鸟”。
并不是因为太远或太暗,在夜视模式下,他的视力基本上和白天没有很大区别,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看清很小的细节。
但现在那“变异大鸟”所处的位置,确确实实没有任何东西,而将视觉模式切换到“红外热成像视觉模式”后,又可以看到那片蓝色斑点。
向坤瞬间明白:这货能隐身了!
为某只“变异蚂蚁”默哀两秒,毫无疑问,这大鸟的隐身能力来自于那只被它捕获的蚂蚁。
从那只“变异蜘蛛”和这“变异大鸟”的吞噬实例可以推出,这些对自身外型、族群认知并不执着的生物,在吞噬其他“变异生物”后,获得对方特性的速度会很快、程度也会很高。
相比起来,向坤应该是比较有“人类包袱”的“变异生物”,因此每次吞噬其他“变异生物”,获得对方特性和能力的速度,都比较慢,而且很多特性和能力,还未必能获得,或是和原主相比,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但也正是因此,他有可能以其他“变异生物”的能力为基础,衍生出更强大、更复杂、更玄妙的能力或特性。
其他的“变异生物”,通过饮血吞噬获得能力的方式是增加、扩展,他却是吸收、融合。
像“变异蜘蛛”和“变异大鸟”,对于从其他“变异生物”那得来的能力,都是多多益善,就像用外设一样,拿来插着就用。
而向坤,对新的能力,却必须要先“格式化”掉,必须得融入他自身的体系,如果无法兼容的话,再强的能力都无法被接受——就像郭天向那个直接通过对视和语言催眠的能力。
这并不是向坤主动控制的选择,而是来自于他的潜意识,或者说他的本能、本性。
看着红外热成像视觉模式下那点点蓝斑,树上的向坤忍不住搓了搓手,有些兴奋,这大鸟不单单是“变异生物”,而是“至少吞噬过一只其他变异生物并获得其隐身能力的变异生物”,研究价值无疑更高了。
他抬头看了眼夜空,云层很厚,看不到月亮,也没有星星,是个阴天。
空气中的湿度也不算低。
不是最佳的天气,但已经很不错了,要真是雷暴天气,风雨大作,“变异大鸟”说不定就不会出现在这了。
向坤悄莫声息地下了树,然后慢慢地往大鸟所在的位置摸过去,速度很缓慢,很小心,尽量踩着风声、虫鸣声和其他山中自然声的节奏,借此掩盖自己造成的动静。
在距离那“变异大鸟”直线距离差不多三十多米的时候,向坤停了下来,抬起手看了眼刚刚为了避免在口袋里互相碰撞发出声而握在手中的几枚硬币,开始做出手的准备。
能够自如控制的“超联物”,才是他“胆敢”想要生擒这只“变异大鸟”的最大底气。
忽然,旁边树上发出一阵急促、紧密的鸟鸣声,瞬间打破了这片山林的宁静。
hat the f……
向坤想骂人,不对,想骂鸟!
虽然向坤没有办法听懂这阵鸟鸣的具体内容,但通过对“金闪闪”的场时间相处、观察,以及和“小苹果”的鸟语交流,他对于鸟类鸣叫所表达的大概意思,却都能有一个本能的反应。
毫无疑问,这鸣叫声是在示警。
至于示警的对象,不用说也知道了。
即便在红外热成像视觉模式下,那大鸟的位置还有身体都没有任何变化或移动,但向坤还是本能地知道,它的注意力已经到了自己身上,它发现自己了!
向坤在移动过来的过程中,那树上小鸟他是有发现的,但他并没有在意,按照他的经验,造成的动静并不会惊动那只小鸟。
但很显然,他失策了,这并不是一只“正常鸟”。
向坤没有时间懊恼,他的大脑飞速计算着,推演着各个行动方案的可能性。
继续待在原地,假装什么都没发生,寄希望于“变异大鸟”没发现自己?
不,没意义,虽然现在还没发百分百确定大鸟发现了自己,但赌那一点点几乎不可能的概率,太被动。
直接爆起发难,按照之前的计划,发动攻击,把大鸟擒住?
但之前的方案,是建立在大鸟没有发现他,他先手的前提下。最重要的一步,是用控制飞行的“超联物”吸引大鸟的注意力。但现在既然大鸟已经发现他,那这个方案就没法完全执行了。
按照上次在伍舒山时的短暂遭遇,他对大鸟的行为模式观察和分析,推断出如果他这时候直接发动攻击的话,这大鸟百分之九十七的概率,是直接振翅高飞,先跑再说。
脑内的这一番思考的计算,只是瞬间便有了结果,于是在树上的小鸟发出示警鸣叫、那“变异大鸟”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