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关系。她也是省大毕业的,跟大林一个专业,比他晚一届,也考上了研究生。他们在学校里就认识,不过没说过什么话。杨肖华来研究所实习,接触才多了起来。后来,他才知道杨肖华就是杨教授的女儿,她从未提起,他也未打听过。
.
关系定下来了,大林就正儿八经地谈起了恋爱。
.
他按照椿芽的指点,请杨肖华去看电影,还买了一条红围巾送给她,亲自戴在了她的脖子上。趁着星期天,还请杨肖华去食堂吃饭,一起去公园散步。没过几天,杨家就晓得了,还发出了邀请。大林就提着礼物登门拜访,向杨教授和肖阿姨问好。杨教授看到大林,就露出了笑意,这是他的得意门生,一向赞不绝口。肖阿姨也很满意,大林是一表人才,跟肖华般配得很,品性也好,家长们很放心。
.
考核终于通过了,大林松了口气。
.
他给椿芽打了电话,就带着杨肖华去了家里。椿芽见杨肖华白白净净的,看着很文静,修养也很好,一见面就很喜欢。她觉得这姑娘不错,跟大林也说得来,也在研究所里工作,倒是志同道合。
.
她为大林感到高兴,唯一担心的就是那场运动。大林和肖华呆在所里还好,那是部级直属单位还有着军工背景,一般人不敢乱来,可杨教授和肖阿姨都在学校里,怕难以避免。她想,要不要提醒一下?杨教授跟研究所有合作项目,若能调到所里就好了。
.
椿芽跟大林打听了一下,大林说杨教授还担着课,恐怕不太容易。她叹了口气,这种情况该咋办?难道就听天由命吗?她考虑了半天也没想出法子来,只能先看看动静再说了。
.
*
时间进入了一九六六年。
.
“元旦”刚过,上面就推行了计划生育政策。目前的政策比较宽松,只是提倡节育避孕、少生优生,并未做出严格限制。这时候,城市家庭大多是两到三个孩子,农村家庭稍微多一些,但像过去一口气生八、九个甚至十来个的现象少了许多。
.
这种变化源于两点,一是思想意识的改观,另一个是妇女走出家庭参加社会劳动,经济上独立了,思想上也得到了解放,不会再像过去那样毫无节制的生育了,把自己陷入家庭之中拔都拔不出来。
.
椿芽看过相关资料,运动十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下降了不少,说明计划生育政策还是起到了一定作用,后世把人口激增一股脑地推到运动头上是有失偏颇的。要说,这些年生活水平提高了,卫生条件也跟上来了,人均寿命就大大增长了,死亡率也就下降了。由于人口基数过大,即便出生率下降了数量依然很可观,这也是后续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原因吧。
.
日子就这么过去了。
.
这一年,春节来得格外早。爹来信说,工作忙就不要来回跑了,等到下半年我跟你娘就向单位里打退休报告,到时候就去城里住一段。椿芽看着信,只觉得时间过得太快,爹娘都六十了,马上就要退休了。她呢,今年也三十五了,不再是过去的那个小姜同志了。
.
椿芽放下信,就对着镜子唉声叹气,只觉得年华已逝,青春不再。齐明瑜见了,就笑着说:“椿芽,我今年都四十二了,也没觉得老啊,你还不到三十五,年轻着呢……”
.
椿芽知道自己还很年轻,脸上没有一丝皱纹,看着就像二十七八。可实际年龄在那里摆着呢,不服都不行啊,看看大林都谈对象了,准备结婚了。弟弟都长大了,她又怎么会不老呢?
.
赶在腊月二十九,大林带着杨肖华回了老家。
.
姜茂山是惊喜交加,徐秀兰高兴得不知说啥才好,就让姑娘住在椿芽的屋子里,生怕人家冻着了。大林跟娘悄悄地说:“娘,您看着满意不?”徐秀兰连连点头,当然满意了。
.
“娘,我和肖华打算五一领证,你和爹同意不?”大林腼腆地说道。徐秀兰哪会不同意啊?她是巴不得呢,这事盼了那么多年,终于实现了。
.
*
春节,就这么过去了。
.
二月里,文艺界掀起了巨浪,很快就波及到了全国各地。椿芽看着报纸,心说,这就是运动的前奏吧?
.
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儿,有好的也有偏激的,对此无法评说。她想,历史的进程是无法改变的,无论什么时候斗争都是存在的。如果想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来唤醒民众,从而自我解放思想、彻底摆脱千年的枷锁,还有什么比从文化领域更合适的?
.
文艺界首当其冲,是最好的靶子。这不会牵扯到国民经济,不会涉及到民生,不会影响到科技事业和国防建设,想明白了也就不难理解了。这个出发点是好的,可操作起来力度却不容易把控。
.
---
(本文-晋-江-独-家-发-表,谢-绝-任-何-转-载)
.
----
捉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