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报名呢?
林老爷虽然是底层为官,知道老百姓生活困难,但他毕竟世家出身,之前所在的京城权贵云集物价就高,扬州又是富裕繁华之地。
所以这个工钱在他看来不高,但是在这个山高水长远离国家中心的广东,是个高工钱了。
才开窑2个月,这时候已经有工人一家积累够了3间房的工分。
他们当时听说的早,所以一家人壮劳力都来报名了,也报上了。
这就看出中国人所说的赶早不赶晚的精髓了。
想要把自家的砖领了,建房子。
这前一个多月先是调试砖窑的温度,实验怎样烧的砖结实。
后半个月才按照摸索出来的工序开始正常出砖。
这些砖被林老爷拿来在砖窑附近的房子。
毕竟管事们得有办公的地方。
不能让厨师每天露头做饭,工人们每到饭点儿随意找地方蹲着吃饭啊。
还有值班的地方等。
林老爷考虑周全的,还和城里一家医馆达成协议,每天派一个大夫来这儿候着,以防万一。
毕竟这儿本来就气温高,再加上干的是体力活出汗量多,尤其是砖窑里,那温度更高。
工人们容易失盐失水中暑。
有大夫开的方子,熬好汤水,无限量供养。
工人一家忐忑不安的来到砖窑办公室。
砖窑的管理人员听他说了自己的诉求。
一点儿也没推脱,问他和他一家人的姓名,找到后,拿算盘加了一下,确是够三间了。
让会写字的签字,不会写字的,在自己的工分下按手印儿。
然后写了一张条子,盖上章,让去砖窑齐管事那儿领他们三间房的砖。
并告诉他们,若没那么急建房,就多干些时间。
烧瓦片的窑马上要开始烧瓦了。
到时候他们盖好的新房子就不用花钱买瓦,或者直接茅草地了。
那样就不用怕台风把屋顶吹跑了。
一家人很惊喜,花一天时间把自己家三间房子的砖推回家,第二天就立马来干活了。
等工友们问他们怎么不在家建房子?
他们如是说了。
原来林老爷许诺的都是真的,大家干劲更足了。
还有人下工后去管事办公室问,要开烧瓦窑了,还招不招工人?自家还有兄弟想来。
管事儿们说暂时不招,要从上一次报名的人中找人。
不过也告诉他们个好消息。
说林老爷已经在东门、南门、北门外买地了,准备建新砖窑和瓦窑。
要他们关注着消息,说不定啥时候就又招人了。
要是他们愿意,到时候他们能调到那边去,说不定能升为小工头呢。
毕竟熟练工能现场教学生手。家在那边附近的可以考虑。
这个好消息很快扩散开了。
林老爷这段时间意气风发。
砖窑以飞快的速度在扩建。
等快过年的时候已经有四家了。
已经有不少老百姓盖起了砖瓦房。
林老爷下一步的打算是,砖窑烧的砖除了给老百姓当报酬,他准备把城里的大路用砖铺了。
毕竟一下雨就泥泞不堪,而且这边也多雨。
先铺主干道,再铺次主干道。
到时候路面平整,城里的老百姓看到,城外的人比自己城内人修的房子还气派,尤其大路啊,都用的结实的砖头,肯定会想砖窑买砖修建房子。
那样子,自己的砖窑就有收入了吧?
不过,修路用的地砖和建房子的砖头不一样吧?
到后来,林老爷想修路把各个村子连起来。
最好能修一条到广东首府广州的路,这样交通便利,出行方便,老百姓也能更快的把自家的蔬菜粮食卖出去。
自己见识了广州海贸的繁华,还准备建一条从肇庆直接到沿海的路。
这样子,自己肇庆府也会慢慢富裕起来。
不过,这都得慢慢来。
这两条路是自己私人修的,能收过路费吧?林老爷暗暗盘算到。
不过,最后没等他私人把这两条路修好,同僚上官们开始向他示好。
什么意思?
林如海心知肚明。
瘦田无人耕,耕开有人争。
大家看到林如海干的有声有色,就想分一杯羹,这都是政绩啊。
林如海也知情识趣,同意了。
不过,对于大方向把控还是有很大的主动权。
毕竟这个大家都能刷政绩的项目是他开始搞得,他对以后的规划最熟悉嘛。
官场嘛!
于是下一次官员政绩考评时,大家都是优秀。
这是既往广东历史上很难见到的。
让其他府的官员侧目,有的甚至开始效仿。
林老爷也不用私人掏腰包了,官府出钱包办,还把他之前私人出资补给他。
不过,过路费也进不了自己的腰包。
林如海遗憾。
这得是多大一笔收入啊!
可不要小看这积少成多。
不过,现在林老爷还不知道,还在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