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堂效命,还能领京营的差事,你还不满意?
“对了,王卿家,你此番去辽东,是以武勋的身份去。”朱祐樘补充道,“接替的是,辽东总兵官寿宁侯张鹤龄。”
文臣变武将?
王守仁总觉得,还是有心里上的落差。
二十多年的儒生生涯,好不容易考中进士当官,结果没几天去当军户了?虽然有爵位跟没爵位本质上不同……而且他最崇拜的也是为了爵位不惜一切的王越……但他王守仁唯独在对爵位的态度上,跟他的偶像不同。
朱祐樘笑道:“当然这一切也只是临时的,等你完成此战后就回京。到时朕也会酌情以你的表现,看是否要留你文官的职位。”
皇帝也没一次把王守仁的希望都给戳破。
其实也等于是让王守仁去证明自己。
你有本事,那朕对你也可以像对张秉宽一样,来个格外开恩。
“去辽东之前,去见见秉宽,他在永平府。有关此战的用兵情况,他会详细跟你说明的。”
……
……
最近京师内太平无事,朝中大臣都觉得轻松了很多。
尤其是在进入二月之后,大明的朝议恢复,文官跟皇帝之间的疏离感消弭,换来的是文官重新掌握了大明的机杼,文臣对于朝廷的掌控加强的同时,也迎来了文臣对新贵势力的打压。
而王守仁作为“新贵”中仅次于张周和朱凤的存在,他的压力也很大。
王华这天知道儿子马上要出征,特地把儿子叫到身边训话一番。
“……伯安,你能得爵,乃是陛下对你的恩典,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勋,都能为大明效命。”王华对儿子当新建伯这件事,是很高兴的。
王守仁则道:“可儿想跟父亲一样。”
王华冷冷道:“跟我一样作何?守在朝中几十年,一事无成吗?”
“父亲?”
王守仁惊讶望着他老爹,好像眼中的父亲是如此的陌生。
以前王华可不是这么教育他的。
王华道:“你现在已经有了功业,能为大明做事了,为父也不得不跟你讲一些听来不中听的道理,其实为父也一直有为大明效命的想法,可从翰林院平时的事务,再到后来修撰《大明会典》,再到如今种种,你觉得为父对大明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王守仁沉默了。
这就相当于,是他老爹见儿子终于长大了,长本事了,甚至超过自己了。
才终于掏心窝子跟他讲实话了,以前说的那些鸡汤片汤话,都是在糊弄他,给他一个伟光正的印象,也是为了让他能保持初心,用心读书和当官。
“伯安,为父知道这些话跟你说来不妥,但你要明白,你有机会为朝廷效命,就不要挑三拣四,做文臣固然是好,手上有笔,能书写春秋,但真正握笔之人却并非你我,想要成为那握笔之人,道路何其崎岖?好好去办事,为父等你凯旋。”
王华话都说到这份上,王守仁也不得不恭敬领命道:“儿明白了。”
……
……
王守仁带着父亲的嘱托,京师中谁都没见,便匆忙一人一仆,两人两马到了永平府,去找正在这里开矿的张周。
“伯安来了?”
张周本还在矿场,得知王守仁到来,便也就带着朱凤过去相见。
而于此时,林庭已先行带着京营的兵,还有那一百多门的重炮,往辽东而去。
王守仁下马拜见。
张周道:“客气了,都是同年,你我也同样得爵,在都督府效命。不知是否给你安排了都督府的差事?”
“未有。”王守仁道,“说是等出征海西女真之后,再给安排。”
“也是,这可是你得爵之后的
朱凤问道:“那新建伯以后都在都督府效命了吗?”
王守仁和张周一齐看着朱凤,此时的朱凤双目中似乎带着一些异样的神采,好似王守仁进都督府当武勋不再当文臣,他就可以轻松下来了。
张周到:“这位新建伯的能力,可比你这个安边侯强多了,若是只让他领兵,岂不是屈才?我也会不断跟陛下上奏,请旨于陛下,让伯安可以尽早回朝中效命,但到地方为督抚有些难,除非是用兵时临时所设,不然的话就要在京师中挂职历练。”
换了之前的王守仁,他定会说,如此也好。
但在有王华那番反向的心灵鸡汤之后,他显得很沉稳道:“于何处效命,在下并不介意。”
张周笑了笑道:“其实还是当文官好啊,士子中更容易得人的尊重。对了伯安,之前我给你的书,你看过没?”
“未曾。”王守仁不知道什么书。
张周道:“那正好,我这里还有一套,你在往辽东去的时候,好好研究一下。就当是为你行军途中,打发一些无聊,等你研究透彻了……唉!怎么说呢。我还有个不情之请。”
“莱国公请讲。”王守仁不知张周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张周叹道:“我在京师刊印了几本有关心学的书籍,引来了岭南学派的非议,他们说要派人到京师来跟我论道,我对此显得力不从心。”
王守仁摇头道:“一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