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巨星他总是在装穷[美娱]
  4. 第174章
设置

第174章(1 / 2)


贝尔愣了片刻。

他脑中突然变得一片空白。

这一瞬间,他突然忘记了剧本中究竟要求他怎样做。

他有些紧张,什么都想不起来。

他极力地屏住呼吸不敢发出一丁点声音。

面前的少年眨着一双冰蓝的眼睛,双眼却没有焦距。他的视线透过了他,看向了他身后的某处,或许是壁炉、或许是壁炉上方的钟,又或者是他在审视着他的灵魂。

弗雷德…

太近了,他甚至能看到他脸上的绒毛,在火光的照射下软软的,让贝尔非常想伸出手摸一摸。

弗雷德身后的机位发生了改变,李安不做声地比了一个手势,侧面的摄像机逐渐将镜头拉远。

壁炉中的火焰发出噼里啪啦的燃烧声,温馨的就像是平安夜。

盲人逐渐撑起自己的身体,他抬起手臂,向前摸索着。

李安缓慢地深吸一口气。

他看着弗雷德的脸上虽然平静,但他的眉头却在一瞬间骤然蹙紧了一下,然后飞快地松开。

近在咫尺的贝尔明显也注意到了那短暂的皱眉,他忍不住向另一旁倾斜了身体,极力掩饰自己微弱到根本就听不见的呼吸声。

紧接着,弗雷德不着痕迹地侧过头让脸上的表情能够避开贝尔的目光。

镜头毫不意外地捕捉到他脸上一闪而过的慌乱神情,他发现了,伊莱的存在。不是做梦,不是“幽灵”他是一个身上有着热度的活生生的人。

他谨慎地挪动着脚步,一点点向印象中的墙壁处摸索着。

根本不需要检查油阀,仅仅根据热度的大小,就可以感受到他确实是关小了油阀。

咬了咬牙,弗雷德强装镇定,像是往常一样快步离开房间。

冰蓝的眼眸中并不只有慌乱,还有疑惑,甚至感激...

房间里究竟是谁并不难猜测,一定是趁着那天早上他打开门却没人应声时进来的。就在他家附近的地铁站发生的那场“意外”,他就是在逃的凶手吗?

但一个杀人凶手,藏进对他丝毫没有办法抵抗的残疾人家里,为什么会帮他捡起地上的玻璃碎片,又帮他调小室内的火焰?

伊莱皱了皱眉,他愿意相信自己的“眼睛”,他认为这场案件有着别的隐情。

“cut”

李安满意地点了点头。

虽然贝尔的表现稍有些僵硬,但他觉得这份僵硬在画面里显得恰到好处。

这份慌乱与不知所措正是塞维尔应该有的。

虽然不知道这是贝尔的灵光一现还是别的原因,但他认为这副画面要比他原本设想的好的多。

“你们准备一下,马上开始第二场。”

拍摄有条不絮地紧张进行着,他们的拍摄速度很快,比原定计划要提前了三四天。

相比《理智与情感》来说,这部《在黑暗中等待》的拍摄让李安觉得舒服很多。

在《理智与情感》之前,李安拍摄的几乎都是国语电影。尽管李安曾经在美国生活过不短的时间,但他确实在台湾长大,舞台剧演员出身。服兵役结束后才进入伊利诺伊大学学习戏剧导演专业。

很多英国电影不愿意让外籍导演演员拍摄的原因就是因为不同国家的教育文化说到底是不一样的。就如同外籍导演无法根据历史根据当下的生活情况来理解中国剧本、书本中字字句句的深刻含义。当东方人缺乏对西方历史、现状的了解时,也无法拍摄出剧本和书本中该有的深厚韵味。

因此,在拍摄《理智与情感》时,李安面对着重重的困难。首当其冲的困难就是所有人对他的怀疑,他真的能够拍好吗?

哪怕他连续获得了许多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奖,但他真的了解英国的那段过去吗?他能够拍好《理智与情感》吗?

这样的质疑声在弗雷德邀请李安前来拍摄《在黑暗中等待》时依旧存在。

《理智的情感》还没有上映,无论哥伦比亚和艾玛·汤普森将这部电影吹嘘地怎样优秀,媒体与影评人都并不会吃这一套。

台湾导演在片场往往都掌握着极大的权利,但对于好莱坞来说,虽然李安有着提名加成,却依旧不过是一个“新人导演”。演员对他只是表面上客客气气,而李安又经常让演员多次重拍以求获得最完美的效果。

无奈之下,他只得对谁都保持和蔼宽容的笑容。

《理智与情感》拍摄到最后,他和剧组中所有的演员关系都相当不错。他鼓励汤普森学习太极拳,让她放松,让她能够以更简单的方式来完成工作。后来其他的演员也纷纷加入到了他们的打坐中来。

但《在黑暗中等待》不同,先不说故事很简单并没有雄厚的观众基础。不需要担心“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情况。

只是故事本身并不牵扯什么深刻的背景文化就已经让李安松了口气。

他比起好莱坞式大片的大场面来说更擅长处理不需要几句言语的情感流露。

《在黑暗中等待》比起《理智与情感》更需要他这样的东方导演来串联其中蕴藏的细腻情绪。

哥伦比亚要他去拍摄《理智与情感》更多的是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