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还是高官其实都无所谓,这场庭审真正的主角,从始至终都只有那一个人——
悬挂在墙壁上的挂钟悄无声息的指向上午八点,秒针、分针与时针渐次归位的同一瞬间,随着裁判长举起桌上的《自由宣言》,全场起立,向着最前方墙壁上的联邦国徽微一躬身,轻声复述:“以自由之名。”
庭审开始。
裁判长打开手中的资料:“现在开庭。首先核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加人的基本信息。”
“原告:靳野。”
“被告: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三人:联邦公民。”
“经核对,各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加人均符合法律规定,可以参加本案诉讼活动……”
“……靳先生控告《未成年保护法》,请求对被告造成的诽谤、侮辱、盗窃、猥亵儿童、强.奸、故意伤害、过失致人死亡等行为,申请《禁止校园欺凌》法案……”尽管本次初审并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庭审,裁判长仍是按照规定的流程继续说道:“以上为本次案件陈述。”
“现在进行法庭调查,首先由原告陈述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
靳野站起身。
这场庭审与普通庭审最大的不同在于,普通庭审是否成立,最终都要看裁判长的意见,而这场庭审则由于“被告”并非人类,没有发言的能力,以及“艾伦法则”的规定,严格意义上来说,他需要面对的其实已经不再是裁判长,而是陪审团中真正有资格决定是否通过《禁止校园欺凌》法案的人。
而这恰恰是他最擅长的。
法庭上静悄悄的,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了此时站立在陪审团面前的那个人身上。
一个敢以一己之力,向联邦的律法发出挑战的人,应该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像千年前的艾伦那样,每一步,每一个微笑都尽显风度优雅,理性又意志?还是早已做好了舍命准备的英雄,眉骨冷冽,从容赴死?
可靳野都不是。
明明是这样万众瞩目、命悬一线的场合,有人看他似英雄,有人视他如亡徒,可靳野的态度却是稀疏平常——并不是常人所以为的那些伟大的气质或初衷,他站在这里,仅仅只是因为他想站在这里而已。
就像是……
“就像是那个人?”
耳旁的声音细微又清晰,顾越海垂下眼睑,既然没有去看身边向他搭话的年轻人,也没有抬头去看此刻场中站着的那个人。
像谁?
倘若把这个问题摆在其他人面前,最容易得到的回答兴许是“艾伦”,毕竟对方选择的方法和手段,都与千年前那位惊才艳艳的大律师如出一辙,更有高度相似的执拗和信念,但顾越海知道,无论是他,还是对方口中的“那个人”,都并非是指艾伦。
他抬起头,目光定定的凝视着此时正不紧不慢,将自己的提案娓娓道来的年轻男人,有那么一瞬,那个侧影几乎就要与他记忆中某个人影彻底重合,但是在此之前——
顾越海:“闭嘴,盛兴安。”他维持着直视前方的动作,眼中却没有任何情绪:“除非你想在帝都医院的病床上待整整一年,否则别试图惹恼我。”
他不缺这么做的实力,更不缺这么做的叛逆。
毕竟谁都知道,联邦上将顾越海是出了名的桀骜不驯目中无人,别说议长,哪怕是总统本人在场,只要他想,他就能够当场将今年刚进入联邦众议会的盛家小少爷打得满地找牙。
盛兴安耸耸肩,转头专心看向庭审的中心,不再说话了。
初审仍在继续。
“……学校必须对校园欺凌零容忍处理,任何人在发现此类行为后必须举报,学校对于被举报的校园欺凌事件也必须无条件配合参与调查;不仅是施虐者本人,在现场无作为,事后也无作为的,视为与主谋同罪……”
靳野的提案很快就讲述完5毕。
之所以初审,正是因为在这场庭审中,申请者本人只需要拿出最基础、但是也最核心和关键的思路,无需法官判断有罪或无罪,真正的决定权,始终是在陪审团的众议员手中。
换句话说,庭审的关键其实在于靳野拿出的提案,能否让这个国家真正的掌权者看到实施的可能。
“我有一个问题,”靳野话音刚落,陪审团里其中一个中年男人便站了起来,他没有离开自己的位置,而是眯了眯眼睛,轻描淡写,却又一语中的的提出了问题的关键:“你的提案如何定义‘校园欺凌’这个行为本身?如何评判学生间普通的打闹和校园欺凌的标准?”
靳野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
“据《星网晨报》抽样调查爆出的数据,去年校园欺凌发生率为33.7%,相当于每三个人就有一个人受到过欺凌——为了保证《禁止校园欺凌》提案能够尽快发挥效果和作用,我建议降低校园欺凌的判定标准。”
“比如?”
靳野毫不犹豫的说:“不仅是欺辱、虐待、拍裸.照,在公共场合肆意嘲笑他人种族、性别、性取向,在社交场合披露私人隐私也应该纳入校园欺凌的范畴,更具体的行为标准也应该根据实际中的情况做修改和增加。”
中年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