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彩樱离城楼远, 不过也看见了城楼上挂的大灯笼,只是上边的灯谜看不太清楚。
今天人多,想拿到皇上赏赐的人更多,身边一直有人念叨, 她想不知道都不行, 试着猜了几个, 都被雨生否定了。
杨二妮也猜了几个, 雨生还是摇头。
杨二妮笑道:“皇上出的灯谜肯定是难的,咱们哪能猜中,不过那文昌笔看起来值点银子, 能拿到就好了。”
薛彩樱也笑:“刚才好多人都没猜中, 咱们还是算了, 对了, 雨生你猜出来了吧?”
雨生笑着点了点头。
薛彩樱遗憾道:“可惜了雨生不好过去答谜底。”
杨二妮接道:“让孩子去。”
她说完看向十五和年年, 两个孩子都举着小手跃跃欲试,只可惜他们两个一个三岁一个四岁,杨二妮无奈道, “你们两个又不会写字,就算勉强写出来,皇上也不信啊。”
两个孩子都失望的落下了小手。
薛彩樱和杨二妮两个人也不合适, 只有水笙, 年纪合适, 又不是真正的赵家人, 不容易引起注意,薛彩樱问水笙:“你想不想去试试?”
今晚是灯节, 满大街都是各种精美好看的灯烛, 水笙身条优美, 站在人群里,仿佛一朵开的最鲜艳的牡丹一般,薛彩樱有些恍惚,这么漂亮的小姑娘将来要是能给她做儿媳妇,可算一件美事。
不过两个孩子年纪小,她现在也就想想。
水笙注意到薛彩樱的目光,有些不好意思,“义母,我不知道谜底。”
薛彩樱拉着她的手,笑道:“你二叔知道。”
水笙犹豫了一下,那文昌笔贵不贵重她不知道,但是真好看,摆在书房里,元宵和粽棕肯定喜欢。
她点了点头道:“想去。”
雨生将谜底告诉水笙,薛彩樱拉着水笙往城楼底下去了,年年也要去,薛彩樱抱不动她,让她自己走又怕被人群碰到,只能把她留给了杨二妮:“你跟二婶在这等着,城楼不让小孩子去呢。”
年年才不信这话,她指着城楼上边的小孩子道:“那不是?”
薛彩樱笑道:“人家是皇子。”
年年不吭声了,雨生把她抱了起来,对薛彩樱道:“嫂子你去吧,我看着她。”
杨二妮意味不明的看了一眼雨生,雨生脸上的温情瞬间消失,往后退了两步,没再说话。
薛彩樱拉着水笙挤到城楼底下,赵雪窝站在楼上,正好能看见她,嘴角不由得弯起笑意,被皇上注意到,好奇道:“爱卿你在看什么?”
赵雪窝含糊道:“是灯笼太好看了。”
明知道是假话皇上也不追究,他继续查看刚才送上来的谜底。
薛彩樱好不容易挤到太监面前,将水笙推到前边:“来。”
水笙拿起笔,正要写,忽然听到楼上传来大太监的喊声:“谜底有人答出来了。”
水笙动作一定,充满失望的看向薛彩樱:“义母……”
薛彩樱把她手里的笔拿下来还给太监:“既然有人答出来了,咱们走吧。”
楼上的大太监笑眯眯的拿着元宵刚才写下的谜底,当众宣读道:“猜中谜底者,平远侯府元宵。”
叫元宵的人很多,可平远侯府的元宵只有一个。
赵雪窝最先反应过来:“我儿子?”
皇上好笑道:“如果不是了解爱卿,朕都怀疑是你告诉他的了。”
赵雪窝憨厚的笑了,“微臣哪有那个本事,您还不知道我肚子里这点墨水。”
薛彩樱先是没听清楚,直到太监连着宣读三遍,她才确定自己没有听错,“真的是元宵?”
水笙笑得最开心:“是元宵弟弟,义母,元宵弟弟果然聪明,一下就中了。这文昌笔还是咱家的。”
儿子出息,最高兴的当然是母亲了,薛彩樱笑得心情明媚,从来没像此刻这么骄傲过。
全京城能猜出谜底的能有几个,雨生可是内阁大学士,元宵才11岁呢。
高兴的不止薛彩樱,粽棕听到元宵的名字,都跳起来了,如果不是人多,他干脆冲上城楼把文昌笔抱下来。
“哥,你听到了吗,你猜对了谜底。”
元宵不像粽棕那么跳脱,灯光照着他清俊的小脸,只能看见他嘴角勾着一抹浅浅的笑意。
听了粽棕的话,声音仍然淡淡的,只有了解他的人才能听出来,这声音里也夹了那么一丝喜悦:“嗯,听见了。”
“快,快,快点上去领赏,”粽棕推着元宵往前走。
忽然想起穆王府的什么狗屁王爷,粽棕回头去找人,看见小王爷鼻子不是鼻子脸色不是脸色的挤在人群里,不时的使气推搡一下挤到他的人,抬手指向他道:“你给我等着,我们先去领赏,你可别做胆小鬼,跑了不认账。”
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