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骑砍三国之御寇
  4. 51、山雨欲来(为妄狐盟主加更16K/20K)
设置

51、山雨欲来(为妄狐盟主加更16K/20K)(2 / 3)


心服口服。”

又看向王政,神情振奋道:“不过虽逢大败,乔将军更没于阵中,王刺史却是及时赶到,情势虽危,尚有扭转之机。”

连乔蕤都死了?

王政彻底无语了,这下都不用问什么袁军死伤了,思忖了会,望向李仁,皱眉问道:“这亦是政不解之处。”

“贵军兵卒,声势都远在刘备军之上,吾亦早有书信提醒,让诸君提防刘备诱敌,突袭,他刘备再是英雄,关张再是威猛,又怎地还能溃败如此之速?”

“书信?”却不料这话听得李仁亦是一怔:“王刺史,你曾传信于乔蕤?”

“不错。”王政颔首:“我得郯城后,便从城内文武口中得知,之前淮陵之战,便是刘备令其弟关羽诈败,以诱贵军深入,在下邳时好行突袭!”

“政和袁州牧结盟日久,自有襄助之义,听闻后立刻便命快马连夜急驰,想让贵军和乔将军生出警惕,提防突袭。”

“可我从无听闻有过王刺史的书信传于阵中啊。”李仁两眼都瞪圆了:“王刺史,你的人将书信交给谁了?乔蕤?”

“那倒不是?”王政见李仁这般反应,亦是心中一动:“若从郯城直接传递,吾恐刘备哨骑从中拦截,当时下相不是有贵军人马屯驻吗,政便令人走的这一路。”

“下相?袁胤?”李仁眉头愈发皱起了:“袁胤当时负责后勤,下相和我大军当日营寨人马来往频繁,传递书信亦很容易,按道理刺史的书信传到乔蕤手中,不会出什么问题。”

“可为何从未听乔蕤说过此事?”

他诧异不解时,王政心中转念,含笑请他坐下,招呼侍卫上茶,随意地道:“胜败已分,再提前事已是无意。”

说着,状似随意地问了句:“说起来,当日在扬州时虽未曾与乔公逢面,却从纪郡尉口中听说,乔将军甚有威仪,为人刚锐勇决,乃大将之才,政甚为钦慕,本想着这次能见到,却不料...”

话没讲完,便听李仁哑然失笑:“纪灵是不是喝多了,怎得在刺史面前如此胡言乱语?”

“刚锐?勇决?”李仁连连摇头:“这等评价,和那乔蕤八竿子都打不着的,若说统军有方,经验丰富,自然不差,可咱们扬州军中,人尽皆知,要说乔蕤最大的优点,便是稳重,要最大的缺点,便是谨小慎微!”

“这样吗?”王政笑了笑,摆手道:“那或许是政记错了。”

说话间,眼神却是瞬间一冷。

谨小慎微?那就不可能自作主张,乾纲独断,哪怕乔蕤对刘备的诈败不信,按这性格,也会召集众将讨论一番的。

“对了,刺史。”这时李仁回忆起进营时的所见,有些犹豫地问道:“君引军来援,我部上下铭感于心,只是不知带了几许人马?”

“虎贲两万。”王政随口答道,见李仁欲言又止,面露不信,略一思忖便明白过来,不由笑道:“李兄是自家人,在你面前本将岂会妄言相欺?”

“此营不过六千,不过本将拔郯城前,早已令琅琊、彭城两路齐出,一路直奔下邳,一本线攻取附近城池,以为后勤周转。”

“原来如此。”听到这番解释,李仁恍然大悟,神情便振奋起来:“刺史麾下,都是百战精锐,两万精锐...加上我军,定能雪恨复仇!”

“却不知步、骑各有多少?”

“步两万五,骑五千之数。”见李仁还欲再问,王政可不想继续谈论自家虚实,直接出言截断:“李兄,贵军如今还剩多少人马?”

我哪里知道啊?

李仁张了张嘴,总不好直接说之前自己一心只顾逃命,什么都不管了,想了想,不确定道:“一万总还是有的吧。”

“如此甚好。”王政拍掌笑道:“李兄刚才有句话说的极是,政此来击刘,之前是为相援,如今亦还要击刘!为何?”

“乔将军身亡之恨,江东兄弟埋骨之仇,乃至李兄你此时身负的大败之耻,政岂能不襄助雪之?”

“将军高义!”听到这话,李仁一脸的感激涕零。

“只不过...”王政眼皮子不眨见,已是话锋陡转,先送了顶高帽:“江东儿郎何等勇武,竟败与刘备之手,可见此人不容小觑,政亦恐单凭自家两万人马,难有必胜把握。“

“额...”李仁呆了呆,道:“那刺史的意思是?”

“大敌当前,还是要你我两方齐心协力才是。”王政凝视着李仁,正色道:“李兄,政的意思是我继续向下邳前进,你则负责收拢咱们四散的袁军兄弟,待三军齐聚,众将毕至时,再一举破敌,如何?”

“这...”

收拢残余,岂不是要原路返还下邳那等凶地?

李仁想要拒绝,可抬头一看,见王政此时虽是言笑晏晏,可一双盯着自己的眸子却带着说不出的意味,竟始终不敢将后面的话脱口而出。

见他沉默不语,王政也不催促,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