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样曲起手指敲唐兵的脑袋,“臭小子。”
唐兵是个十几岁的小伙子啦,被爸爸敲栗子敲得脸上一红,歪了歪脖子下结论,“17号的报纸头条都是女排夺冠,中学生和那个工人看的肯定是这个内容。所以,这幅作品表达的其实是对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的期待。”
唐兵的话让曹国平《晨光》想起了的创作过程。
1981年11月16号,曹国平看完女排夺冠的决赛以后心情十分激动,一晚上都没睡着,眼见着天亮了,索性扛着相机出了门。
清晨的马路已经十分热闹,上班的人们骑着二八大杠,脸上的神情自信从容,孩子们斜跨着军绿皮的书包,满脸都是蓬勃向上的朝气,放眼望去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都和春天新发的草木一样散发着旺盛的生机。
这个国家如同冉冉升起的朝阳,正在向人们展露了温暖明亮的晨光。
曹国平心中感慨思绪,最终化为光与影的艺术,定格了早餐摊子上中学生与工人同志女排夺冠头条的画面。
如今七八年过去了,曹国平还能清晰地记起大家听到宣布女排胜利的那一刻高兴得流泪的样子,那是一个沉默太久的民族通过自己的拼搏获得了“我可以,我行”的肯定而带来的激荡心怀。
唐兵说完看到曹国平怔怔然不吭声,心里就打起了鼓,毕竟他这有点儿班门弄斧,“曹,曹老师?”
谁知道曹国平像是发呆突然回神了一样,听到曹兵喊他,顿时喜笑颜开,激动地抓住唐兵的胳膊,“小伙子,你简直是——哎哟哎哟——”
好吧,曹国平那造孽的受伤的手腕……唐棠和唐志华一致不忍心地扶额。
曹国平倒是完全没在意,不但没在意,还兴高采烈地继续说:“小伙子,你简直是我的知音啊!”
说起来曹国平见过的摄影迷没有一万那也有一千,有些摄影迷非常专业,能够精准地分析曹国平在作品中使用的光影、构图等技巧,但要说到“知己”这么高的评价,那还是头一次。
前几年曹国平也用《晨光》参加过比赛,但是没什么水花,后来刊登在杂志上,大家也都以为是表达的清晨时光。艺术这东西有时候是很主观的,别人没能从作品里感受到创作者要传达的东西,那创作者也不好去大喇喇地直白地说出来,不然那就不是表达而是灌输了,这点儿骄傲曹国平是有的。
但是,《晨光》实际上是曹国平自己最喜欢的作品。
这就好比一个歌手,歌迷们每次见到他提起的都是最出名的那几首歌,如果突然有个人喜欢的是一首冷门的,那对歌手来说起码这个歌迷是真心地欣赏而不是盲从,如果这首冷门歌曲恰恰也是歌手本人喜欢的,那歌手与歌迷就又多了一层艺术审美上的契合,可不就是知音嘛。
曹国平这会儿看唐兵那是越看越顺眼,还想和唐兵多说几句呢,那头刘导演举着喇叭,又开始吼:“各部门,各部门就位——”
新的一场戏即将开拍,一时间林子里又和唐棠他们刚下车那会儿一样变成了菜市场,工作人员扛着机器、道具各自到自个儿的站位,围着孟丽云的女同志们也匆匆散开。曹国平跟唐兵聊得意犹未尽,也只能看着唐兵被刘导演喊过去。
这一看吧不由得眼前一亮。
刚刚戏外的唐兵是啥样的?走路蹦得像个窜天猴,说话嗓门像打雷,高兴了就咧嘴一笑,跟生产队的马一样露出一排大白牙,别说稳重了,压根儿就是个皮娃子。
结果一开拍,唐兵顿时就像换了个人,这会儿演到主角少年和公安同志打暗号,唐兵的神态拿捏得恰到好处,动作没有一丝赘余,机灵中透着沉稳、紧张却又并不慌乱,仿佛他本人天生就是这样的性格。
嘿,这孩子真是个天赋惊人!
曹国平发现一颗好苗子,又有点激动了,九月刊的内页专访主题是老中少三代电影人,主编还让他托刘导演帮忙寻找合适的小演员,眼前这不就是个好人选嘛。
孟丽云刚刚被女同志们七嘴八舌地问了许多问题,在原地站了半分钟才缓过神,想起曹国平作为电影杂志的摄影师肯定见多识广,走过去想请教一些问题。
她还没开口呢,曹国平先说话了,“让这孩子去我们杂志社做个专访吧!”
专访?唐兵?百花电影可是全国各地的报刊亭都有卖的杂志,人物专访一上,唐兵不就在全国出名了?
唐志华、唐棠、孟丽云集体惊呆了,唐棠的嘴巴简直张成了等燕子妈妈喂食物的小燕子嘴巴。
一家三口还没缓过神呢,曹国平这个急性子又开口了,“对了,孟同志,你这套裙子特别时髦,风格上很适合我们杂志社的拍摄,我刚刚就想问是在哪儿买的,不知道商家下个月能不能给我们提供拍摄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