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银行和煤炭
送走沙志刚后,徐良又把木星2号基金的刘志平喊了过来。
“徐总。”
带着黑框眼镜,穿着笔挺衬衫和西裤的刘志平身上散发着金融精英的气质。
“老刘来了,快过来坐。”
热情的朝刘志平招了招手,待他坐下来后。
“木星2号基金发展的不错。”
“多亏您给的指导,蒙牛、苏泊尔、格力、安踏和华夏银行都是非常优秀的公司,投资一年多下来,他们的市值平均增长了近一倍。”
徐良摆了摆手,“不用跟我客气,能投中这些公司是你自己的本事。”
顿了一下。
“你想募集新基金?”
“是。”
“木星2号基金1.7亿美元的份额已经在年初的时候全部投完了,投后服务也已经全部理顺。
三年的封锁期要到明年年底才结束。
这一年半的时间,公司的员工不能闲着。”
汉华资本的基金虽然大部分都是两年封锁期,但也不绝对。
类似木星基金就是三年。
而且随着汉华资本募集资金越来越容易,封锁期也会随之延长。
从两年变成三年。
这也是一种筛选,会筛掉很多风险承受能力不佳的客户。
看着眼神火热的刘志平,徐良不由笑了笑。
他看得出来,刘志平有些坐不住了。
不过也不奇怪。
看着兄弟基金,借着青龙基金和鲲鹏基金盈利的东风,新基金动辄募资几十亿美元。
不心动才是怪了。
要知道基金的表现跟基金管理人的薪水和奖金息息相关。
手里的钱越多,投的项目越多,表现越好,他得到的回报就越高。
一亿美元的投资,即便翻一倍,也不过两亿美元。
按照汉华的规定,基金团队可以获得基金收益的20做奖金,作为基金负责人可以拿到10的份额。
一亿的税前回报,汉华能拿20,也就是2000万美元,这2000万中20属于基金团队。
扣税结束后,基金负责人可以拿到60万美元的奖金。
如果这个数字变成50亿美元,如果三年加起来获得一倍回报。
那么刘志平的收入就能翻五十倍,也就是3000万美元。
如果基金的回报率能达到每年翻一番,那么汉华就能拿到整个投资回报的50。
一亿美元翻三倍,三亿美元的50都属于汉华,也就是1.5亿美元。
1.5亿美元的20属于基金团队就是3000万美元。
作为基金负责人可以获得一半,也就是1500万美元。
当然,这是税前收益。
扣完税,也能剩下八百多万美元。
如果翻五十倍,就是四亿多美元。
这就是华尔街那些顶尖投资人能每年拿几亿美元分红的原因。
当然,想要达成分红过亿的成就,也难得离谱。
一年没几人能达到。
但3000万美元也是一笔巨款。
“你打算募资多少?”徐良问道。
“10亿美元。”
徐良暗自点头,刘志平虽然有野心,但还算冷静。
如果他说募集三四十亿美元,那徐良肯定会拒绝。
现在木星2号基金的团队,根本没办法管理好这么多资金,也很难找到这么多标的。现在华夏内部年营收过亿就是大企业。
能过十亿的除了国企,只有少数民企能做到。
国企的融资不是单纯的有钱就行。
所以,10亿美元就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数字。
“投资标的呢?考虑过吗?”
“目前国内中行和建行都在进行股份制改造,并筹备上市,我想在其中参上一份。”刘志平直接道。
徐良眼神中多了一抹思索。
今年国家选中中行和建行进行股份制改造试点的事,他在国外的时候就知道了。
按照原本的历史。
一年后,美国银行和淡马锡公司分别斥资25亿美元和14.66亿美元购买建行9和5.1的股权,每股定价约0.94元港币。
发行价格2.35元港币,最高市价5.35元港币,2家净赚1300多亿港币。
苏格兰皇家银行、新加坡淡马锡控股、瑞银集团和亚洲开发银行投资中行共51.75亿美元合华夏币约403亿,收购价格1.22元。
上市后,按照2007年5月10日盘中价格6.26元计算,市值最高达到2822亿元,四家公司净赚2419亿元华夏币,不到一年时间投资收益6.6倍。
虽然徐良不记得太详细的数据,但也知道国有金融公司上市的利益极高。
&t;divtentadv>但想要参与进去,也很困难。
不是背景深厚的金融巨头,根本不可能。
“伱有把握吗?”徐良问道。
“如果是之前,我还没什么把握。但现在汉华是全球最顶尖的私募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