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行不差,还能与府上美人寻欢作乐,日子好不自在。就这段儿日子,儿子都听说大哥府上有两位美人怀孕了,早就想要上门恭喜了。但大哥若是被送进宗人府……”
胤禩明明还是一副温柔的样子,但惠妃却着实被这话吓到了。
之后,她对良嫔的小动作收敛了不少。
但这还不够,胤禩为了让惠妃明白自己不是在说笑,还特意找到胤禔。
胤禔确实比惠妃要好说服得多,他不过是提了一句新帝登基后,惠妃只能靠着他生活,就让胤禔已改之前冷嘲热讽,对其彻底妥协。
胤禔亲自写了封信交给惠妃。
之后如胤禩所料那般,惠妃虽然仍旧对他充满仇恨,但对良嫔却从之前的打压变成了无视,良嫔在延禧宫内的生活好了不少。
胤禩这才松了口气。
不管他是如何打算,但胤禩对良嫔的在意,让他没办法眼睁睁看着她在宫中受人欺辱,更何况这人还是他有养育之恩的惠妃。
如今解决心头大患,他才能够真正一往无前。
惠妃对胤禩充满了仇恨,却又碍于胤禔无法发泄一二,于是干脆眼不见心不烦,直接免了良嫔请安,无论其如何打算,都只避而不见。
两方很是平静了一段时间。
那良嫔虽然不懂惠妃为何突然一改之前折磨,反倒对自己避而不见,但这对她来说毕竟是好事,于是她纠结一番后,便干脆放下,没有多想。
然而不论是胤禩还是惠妃母子都不曾想到,之前百官举荐胤禩为太子并胤禩因良嫔而受惠妃辖制二事,竟然传到了良妃耳中。一同被她知道的,还有胤禩在众望所归的情况下,竟被康熙当着所有大臣的面以生母身份低微为由,绝了其登上太子之位的希望。
而当时,太子之位对胤禩来说不过一步之遥。
之后,自己又成了惠妃对付胤禩的软肋。惠妃愿意放弃折磨自己,大约是胤禩找了她商谈,并放弃了部分利益吧?
良嫔意识到自己拖了胤禩后腿,完全无法忍受,每当夜深总是以泪洗面,因为太过自责,她就算是坐在佛像面前,也总是不能静下心来。
一段时日之后,良嫔终于坚持不住,选择了自杀。
宫妃自杀是大事,康熙立刻让人彻查。
然而最后什么也没查到——
良嫔自杀前,已经将所有相关的东西全部销毁,没有留下丁点儿证据。
于是康熙震怒:他自认待良嫔不薄,惠妃也从未苛待于她,胤禩之前虽然屡屡被他惩罚,但之前太子复立时也恢复了爵位,解除了禁足。
他完全想不到良嫔自杀的理由。
自杀本身就不是好事,康熙又因此大怒,于是良嫔最后的葬礼规格竟然远不如其他同为嫔位的妃子。
而历史上良嫔死后会被追封为妃的旨意,也因为她的死因,没了踪影。
-
良嫔入殓当天,就在所有人不论真假,都在为其早逝而感到悲痛的时候,良嫔身边的大宫女用尽办法,找上康熙身边大太监梁九功,以死求见皇上。将惠妃前段时间对良嫔的苛待揭发了出来。
良嫔之死,没有任何人将其与胤禛扯上关系。
一来胤禛前段时间多次对胤禩出手,虽然找不到证据,但明眼人都能猜出个一二三来,常人眼里,胤禛都将折腾地险些被贬为庶民了,之前那气儿,怎么也该消了吧?
二来胤禛与良嫔没有任何交集,他就算想要对良嫔出手,也无处着手。这事儿无论怎么看都和胤禛扯不上关系。
三来良嫔死前一句话也没留下来,旁人根本不知道她为何要自杀。
于是不管是胤禩,还是良嫔的心腹,甚至惠妃自己,都忍不住猜测良嫔会自杀,会不会是因为她之前欺负太过,于是惹得她走上了极端——
虽然胤禩警告后她收敛了许多,但底下的许多人却惯会见风使舵,见到惠妃对其不喜,自然会想着通过教训良嫔来讨好惠妃。
惠妃虽然不会对良嫔下手,却对其他人的小动作乐见其成,并不会制止。
所以就有了良嫔心腹告发惠妃一事。
康熙本就对良嫔自杀耿耿于怀,如今的了消息,自然顺藤摸瓜,很快就将惠妃之前所作所为查了出来。
但惠妃做得小心,并未给人留下话柄。
康熙就算知道良嫔的自杀与惠妃脱不开关系,但没有证据,也无法彻底将其定罪。更何况惠妃师出有名,以后晚景更是肉眼可见的凄凉,康熙实在没办法对其严惩,所以只是将其贬妃为嫔,便什么也没做了。
惠嫔甚至仍旧是延禧宫的主位妃嫔。
胤禩恨得咬牙切齿,却暂时蛰伏起来,暗地却没有停下收集惠嫔与胤禔其他罪证的机会,准备找个合适的时机将其一击毙命。
惠嫔若有所感,立刻收拢人手严防死守,同时传话让纳兰家收集胤禩罪证,万不能让其夺了先机。
惠嫔与胤禩之间,算是彻底闹翻了。
因为担心胤禩对胤禔出手,惠嫔赶紧让人给胤禔带了口信,将两人之间闹翻,一定要小心胤禩的事儿告诉他。
与惠嫔的担心不同,胤禔听说这事儿后的第一反应,竟是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