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最正确的选择,规避开了所有的风险。
不过现在张云清却不会这么想了,她就是重生的,大体方向要怎么走她都知道,但你要让她来干,就能干成吗?
不说别的,这在办公室里,一边自己工作着,一边指挥着下属的能力她就没有好吗?
如果张云清再年轻一些可能会想,这是她在软件这块完全外行的关系,放到翻译这一块,她一定行。
但她现在不会这么想了,因为她做过一线翻译,也做过管理层。
要一边管理一边自己上,真不是一般的有难度。
她后来折腾了一番,最后还是主动调离了管理层——比起那些人事上的安排,她更喜欢单纯的文字工作。
薪水损失的不是一点点,精神上却放松很多,她对吴钧说她做不来那些,实在勉强的话,就太痛苦了。
吴钧是见到她那几个月是怎么痛苦的,也表示理解。
这一次重生几个月,她也考虑过以后未来的发展,也想过是不是要去打造一个商业帝国,后来再想想,让她投资行,真去管人事,保准是一地鸡毛。
当然,人都是被逼出来的,也许她真到了那个位置,自然也就会了。
可是,那是她喜欢的吗?
好像不是,早先做管理层一开始是觉得风光,后来真不高兴,要不最后也不会主动离开了。
她上一辈子也可以说是衣食无忧,这一辈子怎么也不会更差,那在这个基础上,应该考虑的,就是自己的兴趣了。
做导游是很辛苦,但也有大把可以发呆的时间,比如,在交通工具上……
所以她很认真的想过自己的兴趣,最后觉得,还是做翻译。
只是早先做的是口译、商业翻译,而以后,她应该会去做翻译、诗词翻译。
她当时报考中文系,有那么几分糊里糊涂——她理科不行,只能上文科。
报考大学的时候,也没人帮她认真分析,她妈妈一度还很想让她上本地的H大,她那时候迷迷糊糊的,也差一点报了,后来很是庆幸自己小时候对看□□的执念。
H大没什么不好的,别说是在他们城市,就是在他们省,也是不错的大学。
可很显然,她如果上了H大,那这一辈子,也就留在那个小城了。
也不能说不好,他们家乡生活悠闲,她和吴钧说过,等将来他们都退休了,还是回老家生活。
不到五百米的街道上,所有想买的东西都能买到。
从早点铺到超市,从社区医院到衣帽店,要求不高,不出这条街都能生活下去。
而且景色也着实不错,是有名的旅游城市。
但这样的城市,养老可以,却不会有任何发展,也注定看不到一定高度的风景。
没有什么不好,只是,很难再看到别的风景,而且,她和吴钧恐怕也走不到一起了。
这是后来,她有了一定的经历再回头得出的结论,而当时在报考的时候,纯粹就是因为小时候天天唱什么我爱北京□□之类的歌,对帝都很有执念,然后就觉得一定要来看看。
他们这样的家庭,她如果说出来旅游,必定是不可能的,只有过来上学。
于是就过来了,然后周围人都说女孩子嘛,学个中文系,将来好找工作,于是就学了。
曾经有过一度后悔,太没技术含量,出来真没有什么竞争力——要是一开始就读的是英语,那要多好。
但在后来,就是庆幸了。
文字,多美啊;
中文,多美啊!
也许很多东西不是非要上大学才能学的,但真的是有考试的压力在前面逼着,才会用功去背去理解,就算之后忘了,可多少年之后再看到,回想,也会有不同的感受。而且这份学习,也令她在看一些英文原著的时候,有更多的感受。
所以张云清的打算是这两年她努力挣点钱——实在是进入新世纪,房价很快就要有变化,虽然后世总结的节点是03年一次,05年一次……之后的更不用说,直接魔幻了。
但这些节点只是大爆发,其实在这之前,就已经有所起伏了。
所以这两年还是要抓一下经济,然后先买两套房子放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