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全大唐都看我的直播
  4. 第18章 第十八章(直播)
设置

第18章 第十八章(直播)(1 / 2)


【李隆基发动政变速度之快并不代表着他毫无准备。景龙三年年底,唐中宗要举行祭天大典,临淄王李隆基奉命从潞州回到了长安。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他有意开始发展势力。】

【他先是结交中下层的官员,后又结交万骑将士。可以说,在政治上,李隆基是有远瞻性的。】

后宫之中,王皇后和赵丽妃看着天幕,听着神音,也回忆起了李隆基还是临淄王的时候。

甚至回忆起了更为久远的岁月。

“那时候的陛下尚且年轻,意气风发,马上的他英姿飒爽,和吐蕃的马球赛上,包括他在内仅有四人,对战的却是吐蕃的十人。”

赵丽妃问:“陛下胜了?”

王皇后点头:“自然。”

尽管如今的她已然对李隆基大失所望,但她也不得不承认,年轻时候的他的确优秀。

李隆基看着天幕心里自得。

啧,远瞻性。

他李隆基是有远瞻性的。

天幕说的没错。

至于上官婉儿的诗集究竟是太平整理的还是他整理的,那都无关紧要了。

毕竟他是政变的胜利者,毕竟他才是天幕所说的那个有远瞻性的人。

上官婉人有远瞻性吗?

没有吧。

太平呢?

亦没有吧。

一千三百年的后世之人在这场政变之中,是对他李隆基予以肯定啊。

李隆基在心里暗自得意,面上却不显露分毫。

张说看了看天幕,又看了看李隆基。

站在后面的大臣看不见李隆基得意的模样,但是他能看的到。

总觉得陛下高兴的为时尚早。

要栽跟头。

张说认为,某种程度来说,这天幕也是偏爱陛下的,所讲之事皆与陛下有关。

哪怕讲上官婉儿,都要提及陛下毁了她的墓。

【年轻的临淄王选择与他的姑姑太平公主联手发动政变。至于为何要选择他的姑姑而非父亲,也有些说法。彼时临淄王的父亲李旦被韦后派人监控着,活动范围有限,此法,万一政变成功,那功劳究竟是算他父亲的,还是算他的呢?还是选择姑姑更好一些。】

【姑姑太平公主参加过神龙政变,政治经验丰富,此外太平公主手上的权力能为他所用,最重要的一点是,太平公主是女子,她不会当皇帝啊。】

【更何况,他的姑姑太平公主与他一样,同为李唐皇室,更不愿意看到大权旁落韦家。】

【我们一贯认为,上官婉儿是从属韦后一派的,那么神龙政变诛杀韦后,李隆基一并诛杀上官婉儿是理所应当的。】

【但是,在政变之后,韦皇后和安乐公主被贬为庶人,为什么独独上官婉儿获得了平反,并且还获赠谥号“惠文”呢。】

听到这里,李隆基眉头又皱起来了。

好好的说到了他,怎么又提起了上官婉儿。

他一个帝王真就不如一个在政变中失败的上官婉儿重要?

上官婉儿手里的权势甚至还比不得韦后,到底哪里值得后人拿出来翻来覆去的讲呢?

关于他在神龙政变之中那些缜密的布局,激动人心的时刻,凶险万分的地方,随便拉出一个地方,都能洋洋洒洒写上千余字吧?

倒是说啊?怎能不说呢?

天幕张开嘴巴啊!

不仅让后人,更是要让现在与他共处一起的当世之人知道他的丰功伟绩和智慧头脑啊。

上一次降临的天幕将他那些什么还未发生的杀三子,废皇后,占儿媳,弃城而逃的事情全抖落出来讲,他废了很大的劲,才让朝堂之上重新焕发起勃勃生机。

天幕多替他说些好话,能抵得上他千倍百倍的努力啊。

李隆基叹了一口大气,心累。

长安城内,所有人都认真盯着天幕看。

来了,上官婉儿之死,终究是要借这天幕,借这神音,现于这世间了。

皇家秘闻最终是要公之于众了!

【上官婉儿得如此特殊对待,与她手中的诏书有莫大的关系。】

【李隆基打进皇宫之时,上官婉儿手执诏书,为李隆基开门,持烛而见。】

【我们都知道,上官婉儿一人承担了多人之职,诏书皆由她一人撰写。唐中宗李显暴毙之后,韦后令婉儿起草诏书,诏书的内容要包含两个部分。】

【这第一个部分,就是新皇由唐中宗李显最小的儿子继任。第二部分,就是念新皇帝尚且年幼,所以需要韦皇后以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韦皇后这是想走武则天的路子,她想当皇帝。】

【而最终,上官婉儿起草的诏书之中,还包含了第三个部分,第三部分是,新皇的叔叔相王李旦辅政。】

【这诏书最终没有实现,属于韦后一党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