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准备让周老三当木仓, 可也不能什么都指望他,这家伙唯利是图,随时都可能调转枪头。所以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尤其是报仇这种事, 自己不动手,真是怎么都不痛快。
姜瑜下了山, 直接去牛棚找了王晓,问他:“你在大柳村有没有认识的人?”
“有”王晓点头, 说要关系很好的没有,认识的倒有两个, 毕竟两个村子不是很远。
他也知道今天姜家老太婆来周家闹事的事, 想着姜瑜不可能无缘无故提个,便问:“姐, 是不是有什么要我做的?”
这小子还算聪明, 姜瑜掏出两块钱递给了他:“随便你用什么招,给我想办法,把我说老姜家要是分家了, 我就替我爸出那份养老钱的事宣扬得大柳村人人都知道。这两块钱是活动经费。”
她就不信, 姜家那两个儿媳妇不心动。
这年月, 公公婆婆就是家里的天, 家里的什么都掌控在公婆手里, 分来的粮食,亲戚送来的好吃的,肉, 一般都锁了起来,钥匙由婆婆拿着。媳妇儿每天做饭,都是婆婆把要煮的粮食拿出来,媳妇儿动手,想吃一顿白米饭,媳妇儿都得问婆婆,婆婆同意了才行。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也要先紧着老人,至于孩子,得看哪个孩子最得老人的喜欢了,才能跟着吃两口,否则都没份。
媳妇也是人,天天上山下田挣工分,回家还要洗衣做饭生孩子操持家务,付出这么多,结果却是一个家唯一的外人,地位最低的那个,哪个女人愿意?
但凡能分家的,除了被公婆特别偏疼又非常懒的那个,没有几个媳妇会不愿意的。
王晓一个半大的孩子,家里又只有奶奶,自然不懂这个。但他知道姜瑜这么做肯定有她的用意,狠狠地点了点头:“姐,你放心,我一定给你办好。”
姜瑜揉了他的脑袋一下,然后说道:“注意点,别被大柳村的人发现了。”
“诶,你放心。”王晓拿着钱一溜烟地跑了。
下午,姜瑜没回周家,直接去了学校。大家都是同村的,孩子们很多也知道了周家的闹剧,有的可能还从家长口里知道了什么,都安慰姜瑜:“姜老师,你别怕,咱们回去帮你把那老太婆给打跑!”
“就是,姜老师,咱们人多,不怕她。”
姜瑜被他们的童言童语逗得好笑,故意问:“那你们说怎么办?”
班里个子最大的男生周大海高声说:“当然是把她打出去,不允许她再踏进咱们村子一步。”
“对,打出去,不能让人欺负咱们荷花村的人。”其他孩子也纷纷应和。
“嗯,团结意识不错。”姜瑜笑眯眯地说,“不过打人是犯法的,咱们不能知法犯法,咱们要以理服人,依法行事!”
很多孩子问,什么是法,姜瑜就跟他们讲什么叫法律。可能这些孩子都还很小,不懂法律是什么,但姜瑜希望自己能给他们的脑海中输入这个概念,让他们有所了解,长大以后做事的时候能有所顾忌,而不是我行我素,为所欲为。
姜瑜记得自己曾看过这一段时期的历史,改革开放后最初的一二十年,治安非常差,路上经常有抢劫杀人的,甚至有小青年喝醉了酒去农场□□杀了几十人,还有军人被开木仓当街打死的,惊动了高层,制定了好几次严打,后来治安才渐渐好转。
而这些拦路抢劫、动辄就捅刀子的很多都是无业青年,法盲,为了一时贪婪或是意气之争,就能对同类毫不犹豫地下手,最终也使自己人头分家。
姜瑜不想自己的学生成为这种悲剧的制造者。教室里的这些孩子,几乎都不可能跨进高等学堂的大门,以后很可能是国内第一批打工者、创业者,他们懂法,不仅能约束自己的行为,让自己不要踩法律的红线,也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这个词对孩子们来说非常新鲜,姜瑜先从韩非子的“法不阿贵”开始讲起,然后是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以此强调法律的严苛与公平。期间,她还穿插了好几个有趣的历史小故事,以使孩子们更感兴趣。
匆匆从周家赶回来上课的杨校长站在教室外面听着姜瑜旁征博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教导学生,他赞许地点了点头。因周老三和姜老太太而起的那点不悦也随之烟消云散。
姜瑜这个孩子沉得住气,又有主见,课也讲得好,很受孩子们欢迎,不错,可惜有那样的家人,也是可怜了这个好孩子。
杨校长的态度转变,姜瑜完全不知道。她尽心尽力地上完下午的课,等放学了就收拾东西回去,走到半路就碰到了等在那里的王晓。
王晓一瞧见姜瑜就激动地说:“姐,一听说你要求分家,姜家那两个儿媳妇都来了,还把娘家人都拉来了助阵,现在都在保管室那里呢。翔叔让人去把大柳村的村长也请了过来。”
姜瑜挑了挑眉,这么久,他们都还没闹完?厉害啊,果然不愧是为了钱能把媳妇和孙女扫地出门的姜家人。看来要不到钱,他们是不准备走了,考察周老三和冯三娘战斗力的时刻到了。
瞧姜瑜还能笑得出来,王晓有些纳闷,挠了挠头,说:“姐,我奶奶让你去我们家避避,别露面了。”
王晓奶奶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