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汉二式步枪试射成功后,平围兵器制造局便开始了量产。
张皓这些天来,没事就往平围跑,经常是忙到半夜才归来,有的时候天色晚了,就直接在那边住了下来。
这天,一个平静的午后,张皓和几人用完饭后,正打算继续前往平围之时,府外有近卫过来传报,有客求见。
张皓连忙在姐妹花的服侍下梳洗了一番,穿戴好衣物饰品后,匆匆的见了客。
一切准备妥当后,他来到了前厅,只见太师椅上正坐着一个中年帅哥,大概最多四十多岁的样子,留着长须,穿着一身士人常穿的儒袍,显然已经在此等了多时了。
一见张皓进来,便起来拱手道:“张帅,故人之子,前来拜见”
张皓满脸的不解,这中年帅哥他也不认识啊,故人之子,他一时间充满疑惑。
他拱了拱手回道:“这位兄台,小弟字明德,不知你是?”
杨嗣昌笑道:“家父常常提及明德贤弟啊,我早已仰慕多时了”
“不知令尊是?”
张皓反口继续问道。
“家父乃是原三边总督杨大人”
说完之后,杨嗣昌掏出了父亲写的那封推荐信,由一旁的侍女递给了张皓。
张皓在听到是杨鹤的儿子时,已经是大惊失色,心中已经猜到了此人是谁。
打开书信,慢慢的看完后,他大概了解了其中的意思。
杨鹤先是表达了自己遭遇的不公,又提及张皓无意之中救了他一命的事,感谢了他一番。
最后提到了他这个儿子杨嗣昌,愿意辅佐于他,由他来举荐。
看着面前的中年男子,张皓有些懵,这位就是日后的赫赫有名杨嗣昌?
对于杨鹤这个人,他还是有些感激的,毕竟当初是他保举了自己,要是洪承畴的话,难免要围剿到底。
“文弱兄多礼了,小弟时常挂念于老大人,不知老大人身体可好”
见张皓不卑不亢的回答,又提及自己的老父,杨嗣昌感动的道:“多亏了明德贤弟,老父已被皇上赦免,现已返乡颐养天年”
在确定了面前的男子就是杨嗣昌后,张皓还是心中大惊。
此人在历史的评价很是复杂,多数人对杨嗣昌褒贬不一。
但张皓却知道,此人在战略方面的眼光很是独到,对农民军的围剿之中,更是提出了有名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说”
而且他还非常被崇祯所信任,连议和这种偷偷摸摸的大事都让他去办。
崇祯十四年,杨嗣昌在追剿张献忠的途中病死后,崇祯皇帝是亲自写了祭文,并哀叹:“杨嗣昌死后,再也没有能平贼的督师了”
沉思了片刻后,张皓开口道:“文弱兄,老大人的意思我已经明白了,有兄相助与我,实是欣喜若狂”
杨嗣昌此时还是个山海关参政,这个官可以说是不大不小,今日得张皓如此看重。
他满怀感激之情的拜道:“多谢大帅了,以后但凭差遣”
见杨嗣昌已经换了正式的称呼,张皓也郑重的说:“本帅幕府之中,暂缺一司马,便请先生任此职可好”
“那便多谢大帅了”
杨嗣昌也未拘谨,欣然的接受了张皓的任命。
二人谈完公事,又一阵的寒暄过后,府中自有下人摆上了酒席。
席上两人举杯共饮,在半醉未醉的情况下。
杨嗣昌突然开口道:“明德贤弟,不知对这天下大势有何看法”
张皓一惊,见他不似看玩笑的样子,便答道:“如今皇上圣明,东虏已经不支,关内义军已是丧家之犬,大明该当中兴”
“哈哈哈,明德啊明德,你还是不肯对兄弟说真话啊”
杨嗣昌一叹,端起酒杯又喝了一口道:“如今天下的乱象已经初现,我做了大明那么多年的臣子,这官场的种种藏污纳垢之事,为兄是受够了”!
听他如此这般说话,张皓忙是说道:“文弱兄是喝醉了说的胡话,你们都退下吧”
一挥手,屏退了宴上的所有下人,片刻间院内只剩他们二人。
“明德贤弟,还是你考虑的周到,为兄喝的有些多了”
杨嗣昌此时才反应了过来,开口笑着道。
“文弱兄莫要开玩笑了,这大明的江山暂时稳固的紧呀”
张皓喝着酒,迷迷糊糊的回道。
杨嗣昌突然脸色一正,整个人立即恢复了那种庄重的状态,他提高了声调说道:“明德,你现在做的这些,为兄可一点没看出来你是大明的忠臣啊”
原来,自杨嗣昌到了陕西之后,便一直在打探黑虎军的消息。
虽然有着军事保卫局的干预,可早年的一些事,还是传了出来。
杨嗣昌又是极为聪慧之人,联系在一起,他便想到了一个事实。
那就是,张皓早已有不臣之心,只是朝廷还未发现而已。
杨嗣昌在考虑周全后,便下定了决心,投奔张皓干出一番事业来。
当然,具体的原因有两点,一是他对朝廷这样处置自己的父亲从而感到寒心。
二是他年岁已经不小了,如今还是做着个不大不小的官,郁郁不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