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皓接过圣旨后,那个小太监却没有走,反而将张皓拉到了一旁,拿出一封明黄色的信帛,夹着嗓子轻声吟道:“张大人,这是皇上给你的密信,看完之后就烧了吧”。
张皓一惊,顺手接过信帛,拿出两锭元宝塞入小太监的袖中道:“辛苦公公了,不知公公名讳”?
小太监掂量了一下袖中重量,开口笑道:“张大人言重了,我叫高起潜”
听到此人便是那监军太监高起潜后,张皓心中的厌恶又增了许多,但面上还是恭维道:“公公以后必定飞黄腾达,日后可要多照应照应”。
小太监高起潜听了之后,更是高兴,之后两人又商业鼓吹一番,小太监乐呵呵的带着锦衣卫走了。
宣旨的队伍走了后,张皓回到大帐之中,便迫不及待的拆开了那封信帛,看了一遍上面崇祯皇帝的手书。
大致是这样说的,先是对张皓拒绝婚事表示了不满,又提到当时他说的平辽二策,表示会支持他,让张皓出征草原组建镇北镇,一切官员配置由他自己做主,朝廷不会干预。
当然信中最后又提到了如今朝廷困难,拿不出什么钱粮出来,一切兵员饷银由张皓自己负责,只要做的不太过分,他朱由检就不会管的。
看完了整篇书信后,张皓很满意的将信纸放在蜡烛上点燃,烧成了一摊灰烬。
对于崇祯的意思,他很是明白,只要自己能对平辽有利,朝廷便不会多管镇北镇的一切事务。
三天后,张皓带着五千多的士卒出了京师,这座大明京师他可不打算多呆了,还不如返回自己的地盘。
这几天时间,兵部的拟文也下来了,张皓手中的各位军事主官各有升迁。
朝廷更是将这次大捷当成了一次宣传,一条条告示发出,大明的南北各地都传闻着张皓的大名。
回去的路上,黑虎军所到之处民众皆是夹道欢迎,一路上好不热闹。
用了十天的时间,张皓返回了定边县,路上经过榆林之时,杨鹤亲自派人迎接他,将他引入三边总制府。
两人先是寒暄了一阵,杨鹤又开口鼓励他,出身并不重要,只要他继续为大明建功立业,按照他这个年纪,未必不能封侯。
张皓也是和他互相吹捧,祝愿这位督师大人能早日升迁。
但他心中明白,这位督师大人也坐不了几年了,因为义军的降而复叛,朝廷震怒,洪承畴会代替他接任三边总督,转而变抚为剿。
这位日后有名的贰臣,将会在三陕大地杀的人头滚滚,义军会陷入低谷时期。
回到了山寨之后,歇息了两天后,在大校场上开始了表彰大会。
看台之上,张皓正肃穆的将一枚枚勋章,发给每一位立下战功的士卒,缴获的三十万两银子也掏出了一半,用以奖励这些士卒。
“王三,斩获鞑子首级两颗,赏银十两,赐英武勋章”!
“赵史,陷阵先登之功,赏银三十两,赐奋武勋章”!
“李阳,擒获敌首,赏银四十两,赐振武勋章”!
“......”
这种勋章均是用铁铸成,由张皓亲自设计,表面是烈火燎原,背面则是一张黑虎头,用以纪念山寨起家的日子。
校场上的士卒,看着一名名士卒得到奖赏,心中自是非常羡慕,而一些老兵更是交谈起来。
“王三那小子运气真好,斩杀两名东虏,这下将军竟然赏了他十两银子”
“有了这银子,那后营的曹寡妇肯定是跟定他了,估计要不了多久,这小子就要当新郎官了,还白捡一个儿子”
说到这里,那老兵咧嘴一笑,旁边的人却是不满的道:“送你个儿子你要吗?别这样取笑王三哥,毕竟是一起出来的兄弟”!
那老兵听罢讪讪的笑着道:“我就开个玩笑,王三这小子成婚那天我肯定也祝贺他”。
最后,张皓整整赏出了十万两银子,让此次参战的士卒都是满意无比,至于那些阵亡的士卒,该进祠堂的进祠堂,抚恤也一样由山寨出了。
张皓站在校场上,看着热闹的人群大声喊道:“兄弟们,此次出征,我们打败了不可一世的东虏,大家也见到了,这些东虏也是一个脑袋两个胳膊,他们被砍上一刀也会死,我们黑虎军此战打出了气势,打出了威名,现在大明还有谁人不知我们黑虎军”!
“威武”!
“威武”!
听到张皓的喊话,台下士卒群情激昂的大喊起来,气势十足。
张皓轻舞手臂,示意大家平静下来,震天的吼声戛然而止。
“这一战下来,我们有许多弟兄离开了我们,可作为军人,战死沙场一种荣耀,出发之前我就说过,东虏入寇,就是我们的耻辱,现在皇上下旨要兵伐草原,你们怕吗”?
“不怕,不怕”!
台下众军卒齐口回答。
“好,你们都是优秀的士卒,我张皓能够带领你们跃马北疆,我为你们感到自豪”!
“为将军效死,为将军效死”!
......
校场集会之后,张皓又带着手中主要将领参拜了祠堂。
这时候的祠堂,已经被胡伯修缮的十分完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