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清随着宴母回家,刚进院子就看到一个陌生的女人。
倒也不能说陌生,只是对宴清来说陌生,对许愿人来说却是不陌生。
院子中的女人是许愿人的大姐晏溪,是宴父宴母的第三个孩子,早在十七岁时出嫁,如今已经有二十□□了。
晏溪嫁得颇为不错,是一户书香家族,据说祖上还有当过官的。
二人也是同学关系才有了交集。
不然以晏家往上数五代贫民的身份,也不可能和这样的人家有关系。
在晏溪出嫁那会,习家早已经落魄,若真要论家室,可以说是晏溪高攀了。
但晏溪自身优秀,也颇受习父习母的喜爱。
自从晏溪出嫁,习家人也不是没想过拉晏家一把,那会钱财上习家没剩什么,古董之类的更不可能拿出来。
但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宅子,倒是可以提供给晏家暂住,让这一家人来城里居住,只是工作问题就不太好弄了。
宴父宴母都是老实人,虽然有供孩子读书的心,也不算重男轻女,但是也种了一辈子地。
二人以前一个是接生婆,一个是修伞匠,小日子过得也不错,不然也不会供孩子读书,也不是很想挪地方。
两个儿子都不如晏溪聪慧优秀读书好,晏家人也就没想着麻烦习家,村子中的生活更适合两个儿子。
不过后来宴清出生,又学习好,倒是没少在和晏溪通信的时候提起。
“大姐什么时候过来的?爸妈怎么也没人提前告诉我一声。”宴清看着晏溪,“大姐是自己过来的?”
“小弟都这么大了,比以前更稳重了。”晏溪起身打量了宴请一番,才爽朗的说道,“这次就我带着你侄子侄女回来,俩孩子赶了许久的路,累坏了,你姐夫,等过几天能过来。”
“我听爸妈说你前阶段考进厂子了。”晏溪一脸欣慰的问道。
这个世道不一样了。
宴清目光在晏溪略微憔悴,又有些微红的眼眶上转了一圈,点了点头,“前阶段考上了,也才去厂子上几天班,这不放假就回来了。”
“好好干。”晏溪虽然笑着,看着宴清的眼神也带着激动,但依旧掩饰不住眼底的悲伤。
“大姐这次回来,能呆多久?”
宴清知道晏溪属于远嫁,习家后来从省城搬到了京城,至今已经足足有八年没有回家了。
晏溪最后一次回晏家,那还没有习书,就是习诗也才两岁。
也就是平时通信联系。
“这次可得多待几日,爸妈平日里都念着大姐你。”
晏溪点了点头,神情闪过一丝黯然,“这次,能多待几天。”
“那更好。”
“行了,你们姐弟俩别聊了,饭快好了,小诗小书过来吃饭。”
宴母在一旁听了两嘴二人叙旧,转头看到孙菊探出头,比划着饭好了,就连忙打断二人。
宴清没有跟着进去,而是在一旁跟宴母说道,“妈,包里有东西,你看着整理。”
就去一边洗手和洗脸。
宴母提着一包东西欢欢喜喜的进了屋子,不一会功夫,就用一个小竹篮子装了些枣子和杏,还有一些糖果,以及家中有的炒黄豆,炒花生。
还有一条五花肉直接提进了厨房,看着在厨房忙活的孙菊和王小红,“小清带了肉回来,今天加菜,老二家的,去拿几个土豆过来,老大家的,赶紧煮几个鸡蛋,划上花刀,一会跟肉一起做。”
孙菊和王小红都没想到,小姑子回来,家里就做了一大盆老母鸡炖土豆,正好赶上小清回来,又带回猪肉。
上次的红烧肉他们还记忆犹新,看样子宴母是打算废些调料做红烧肉,这回的饭菜可都赶上过年了。
一个个脚步都不慢,这年代每个人肚子中都没有油水,能吃上一顿肉,动作都更麻利几分。
宴清打理好自己,就坐在院子里的餐桌上,上面一小篮子都是好东西,有他拿回来的,有家里本来就有的。
在自己家自然不用客气,宴清也逐渐融入这个世界,虽习惯性格总体不会大变,但还是会因为周围的环境有细微的变化。
宴清刚吃了一颗枣子,顺手把枣核放在桌子上,就看到两个十岁左右的一个男孩一个女孩从屋内出来。
两个孩子,女孩略大一些,穿的衣服不见得最好,却也不似村里人每日种地,衣服多多少少有些土,俩人衣服干净整洁,手脚干净,行走间也颇为讲究,不急不缓。
就是与这个院子,这个村子有那么一点点格格不入的感觉。
殊不知,在整个村子的人,包括晏溪和两个孩子眼中,宴清也与整个村子有些格格不入。
“小舅舅。”
习诗和习书规规矩矩的走到宴清跟前,他们对晏家一点也不熟悉,对农村也不熟悉。
宴清看着面前两个小孩,能看出二人对乡下陌生环境有些不适应,却没有半点嫌弃和不满,可见习家的家教不错。
两个小孩也对宴清格外好奇,毕竟每次母亲通信中,信中提及小舅舅的次数最多。
而且他们之前过来,已经见过晏家几个小的,在这些兄弟姐妹口中,小舅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