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日, 苏叶穿着整洁,精神地到一中报道。
负责接待苏叶的是当时的监考官何老师,何老师把苏叶带到了办公室。
苏叶走进了办公室,办公间整齐地排满了二十几张课桌, 桌上密密麻麻地叠放着课本、学生的作业。虽然周日是休息日, 但仍办公室里仍有正在工作的老师。
何老师扶了一下眼镜,聊家常般地问:“苏同志。腊八粥好喝吗?”
苏叶用彩虹屁狂夸了学校一顿, “好喝, 香喷喷的,甜甜的又软又糯,这个福利补贴得真及时!说实话如果不是学校发了补贴, 我都快忘了腊八粥是什么滋味了。这待遇真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第二家!”
何老师笑笑不说话, 这时另一个长相严肃的老师走过来,他对何老师使了个眼神。
何老师轻咳一声说:“苏同志首先恭喜你被学校录用了。”
接着, 他的脸上露出了为难的表情:“不过你的学历还不足以服众, 为了公平起见, 学校安排了复试,你现在就在这里写一写复试题吧。”
那个严肃的老师说:“写吧,就当走个过场。”
学历的歧视真是一道亘古难以逾越的鸿沟。敢情人家还是嫌弃她的学历,找个工作还得要过三关斩六将。
不过教师的营养补贴发都发了, 苏叶也都吃进嘴里了, 她相信学校不是故意为难她。
苏叶没说什么, 点点头。拿到了一张试卷后她快速地浏览了一遍题目, 顺手借了钢笔写了起了卷子。
与初试不同的是,此时的苏叶被十几道视线盯着。办公室里其他几个老师也凑热闹地看着苏叶写复试题。
只见这个年纪不大的姑娘特别沉得住气, 一道题一道题地认真演算下去, 基础很扎实。
何老师和周毅对视了一眼, 交流的眼神仿佛在说:看吧,人家真能写得出来。
写完后苏叶把卷子交给了周毅,问:“几时可以出结果?”
周毅随意扫了眼试卷验收结果,他说:“现在就可以。”
他侧头吩咐何老师:“老何,你带苏同志去办手续。”
办妥入职手续后,何老师把新的一套教材交给了苏叶,“明天开始苏老师就可以到学校上课,你负责教初中三个年级的科学课。”
苏叶点点头,把课本塞进了书包里严肃认真地说:“感谢学校给予的机会,我会努力工作的!”
何老师笑笑,心里默默说:但愿如此。希望这次招进来的新老师不会让人失望。
……
苏叶离开学校后,来到了市图书馆办理证。周日图书馆里的人不少,大多穿着蓝、灰、黑色的工装,一眼望过去仿佛是工人的海洋。
六十年代的娱乐活动很贫瘠,读书也算是一种娱乐方式。苏叶得给自己借点精神粮食消遣消遣。
苏叶借到书后去废旧站溜达了一圈,打算淘点收买人心的“道具”。
六十年代的生产力水平很低,国家大力“提倡节约”、生活物品反复使用,这时候废品站的作用就非常突出了,它主要回收居民们生活弃用的废品,诸如玻璃、废铜烂铁、铁皮牙膏、废旧报刊……
苏叶想淘的便是“废铜烂铁”,她翻了很久的废品,终于几个破得粉碎、几乎看不出模样的电器,她花了两块钱买下了它们。
“同志呀,你收这个干啥?”在废旧站工作的同志好奇地问。
苏叶向废旧站借了工具动手拆起了破旧的电器,随意地答道:“想看看里面有什么构造。”
苏叶把脏兮兮的零件逐一掏出来,小心翼翼地擦去了灰尘,她把包里的书掏了出来,反而珍而重之地把这堆“垃圾”放进了背包里。
废旧站工作的同志看着苏叶,宛如在看一个傻子,眼神中充满了怜惜。
苏叶抱着一摞书回了军属大院。
路上,她碰到了昨天在联谊上认识的妇联主任,匆匆打了个招呼上了家属楼。
妇联主任看着苏叶匆匆离开的背影,满意地跟身旁的人说:“见到没,刚刚那个是向前家的,出去一趟还抱了一肚子书回来,看着就是个上进的。我听说她当上了中学老师,我这可算是不愁他俩了。”
“老大难”的苏叶拖了一个多月终于解决了工作问题,还当上了中学老师,这个消息早就传遍了整个大院。
她身边的老姐妹,挑剔地说:“不就是个中学老师吗?再能干,能比向前强?按向前的条件,还能配个更好的。”
……
妇联办公室。
五点,李红丽整理完材料按时下班,她的表姐骑着单车守在门口等她下班。在这个年代能买得起单车的人可不多,一个收入不错的家庭不吃不喝攒一整年的工资才攒得下一辆单车。
偏偏骑着它的却是一名年轻的女郎,在这个年纪独自拥有一辆单车,那得是人中的龙凤。
虽然这样的现象在大院里很常见,但女孩子见了到底还是免不了一番艳羡,再一看坐在单车后边的是李红丽,顿时明白。
李红丽可是领导的女儿。
李红丽的表姐叫高安娜,安娜出生的那一年华国和苏联关系好得似蜜里调油,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