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升官证道
  4. 第353章 茶道表演,让人耳目一新
设置

第353章 茶道表演,让人耳目一新(1 / 2)


淡县长话音刚落,会场灯光再一次熄灭,大银幕上映出一行大字:

何拾遗与他的茶艺。

首先是这个名字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因为画面上映出一个老农正在采茶。

一个农民,取了这么一个很有文化含意的名字,证明他家父亲或者祖父是个文化人。

那么,到了他这一代怎么衰落了呢?

画面上:何拾遗采茶,制茶。

画外音:在之县近代历史上,有一对鼎鼎鼎大名的父子,他们是谭四海,谭如松。父子俩把之县的茶叶远销到东西亚与俄罗斯。

在当时著名的中俄边境贸易关卡——恰克图,有一半的茶栈是谭家的。

后来,西方偷学了中国种茶技术和制茶工艺,中国茶一落千丈。

西方,特别是英国以及俄罗斯茶叶,不仅满足其国内市场,还向中国出口。

有东方威尼斯美名的武汉茶市,成了英俄茶叶的天下。

他,叫何拾遗。祖祖辈辈给茶叶巨商谭氏茶坊当大管事。

如今,谭氏后人飘零四海,只有何氏家族继承了谭家的“古法制茶。”

尽管没人欣赏“古法制茶”了,何氏家族也要把这种古老的制茶工艺传承下去,于是,何拾遗的父亲给两个儿子取名:何拾遗,何补缺。

台下的人才恍然大悟。

画面映出:何拾遗站在自家门口,对着镜头说:“让之县重新成为茶乡,这是我们何氏家族的一个梦。”

大家热烈鼓掌。

短片放完,会议室的灯光并没有打亮。

只见台上工作人员穿梭,正在搬一些东西入场。

突然,灯光大亮,一个穿着宋代右衽宽袖长袍的老人站在主席台中央,抱拳弯腰向台下一揖。退到已经摆好的茶台后坐好。

县电视台女主持人陈雁大大方方地走到茶台右侧:

“尊敬的各位领导,何拾遗老人将为各位沏上一壶茶,稍后,你就可以品味到之县的味道,与众不同。”

大家一看,原来主席台是以何拾遗为主,后面还摆了两个茶台。

三个茶台呈“品”字形摆放。眼尖的人发现后面茶台上,竟然坐着陆书记的秘书何明歌。

何拾遗,何明歌,他们是父子?大家交头接耳。越猜越对,难怪何明歌年年政协开会,都写提案要发展茶叶经济,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

有懂内情的就说,何明歌是何拾遗的侄儿。

陈雁说:“我们可以看到,台上有三个人在煮茶,后排左边一位是何补缺,右边一位大家熟悉,就是陆书记的秘书何明歌。

让我们为何氏两代人为我们煮茶鼓掌吧。”

台下掌声大作。

陈雁继续解说:“今天参会的人数比较多,所以要三个人同时煮。这道茶的特色是要加入桔皮,薄荷、红枣。大家稍等,马上就可以吃茶了。

传统的吃法是夹子夹着茶叶吃,但今天没有这么多夹子,就换成冲泡。”

说罢,工作人员用托盘端着茶,走到台来,请大家自己端。

不断地端,一排一排。

不断地发出啧啧的称赞声。

不继地嚼茶叶,嚼出满口香甜。有几个大胆的乡镇书记喊着,还有没有,给我再添一杯。

大家都笑,淡县长站起来说:“添一杯就添一杯,给大家加茶水。”

满场喝茶,一片赞扬。大家边喝边说:这个茶真好喝。这个茶值得发掘,值得推广。

每人都喝了第二杯之时,何氏两代人站起来,一齐走到台子中央,向大家行揖礼。

掌声雷动。

这时,工作人员上台搬东西。又把桌子搬上主席台。

淡县长站起:“

苏奕走上主席台,向台下鞠躬,然后大声说:

“曾经,我们坐在茶山,茶就是茶。只是每家每户自己采摘,制成绿茶自己用,最多上县城卖。

曾经,我们坐在井底,天就如井口那么大,不管何家怎么申请,怎么提案,我们对茶叶产业视而不见。

现在,陆书记来了,慧眼识茶,作为顶上乡的书记,我无比激动,在这里代表5万顶上乡人民表态:漫山遍野种茶树,五湖四海喝我茶。”

台下掌声,笑声混成一片,气氛非常热烈。

淡县长与余力、封毅耳语几句。四大家领导走上主席台,大家坐好后。淡家坤说:

台下鼓掌。

陆皓明喝了一口茶,说道:

“这种吃吃喝喝的会,你们想开吧?”

台下大笑。

“这个不犯错误。放心吃吃喝喝,吃了我还会发给你们一袋,让你们的家人也吃吃。”

台下鼓掌。

“放心吃,没有人告状。这是县政府为了支持沈春城的事业,出钱购买的。我们决不白拿群众一针一线。”

台下又笑。他们发现陆皓明这个人,你不和他对着干,其实挺好打交道的。不像刘吉,开会总是板着脸。也不像佟英,三句话不耐烦就骂人。

陆皓明喜欢开玩笑,亲和力强,叫政研室刘主任为刘大师,叫陈惠玲为陈大师。说不定以后他还会给别人取个什么名号。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