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领导们很感动,陆皓明上班第一天就来陪他们吃饭。
陆皓明深知退休老领导这个群体不能忽视。助你如老唐,毁你如老莫。在酒桌上他一个一个地敬酒。
老领导们很高兴,纷纷提出了一些要求,比如:老年活动中心的门球场要建得大一点。
里面要设书画室,要成立老年书画协会,老干局还要多添置一辆车。
陆皓明都答应下来。心里想,这点钱不能省,省了他们就会变成老莫,有的是时间来监督你,告状你。
不仅答应了他们的要求,还表态:等他调研一番之后,要专门召开一个老领导座谈会,请他们为县里的发展献计献策。
老领导们纷纷称赞,说他格局大,关心老同志。
吃完晚饭,陆皓明一定要留原来的老书记再住几天。
老书记说:“不住了,下次再来看望你。只是我在这儿工作的时候,之县的茶叶产业很发达,其中有名的‘顶上毛尖’畅销全国,希望陆书记重视。”
老领导们纷纷附和,解释说,之县种茶历史悠久,“顶上毛尖”是顶上乡产的一种绿茶。
陆皓明说:“好,下次我们喝‘顶上毛尖’。”
吃了饭,陆皓明就回9号,急不可耐地想看看县志上是怎么记载之县的茶叶产业。
回到二楼,却发现县志放在办公室,他对小谷说:“给那个何明歌打电话,给我再送一本《之县县志》过来。”
小谷回自己房间打电话去了。
这时,敲门声响起。
陆皓明打开门,见到一位三十来岁的女子,短发,秀眉,凤眼,内穿白衫衣,外着翻领小西装,下着西裤站在门外,笑吟吟地道:“书记好,我是陈惠玲。”
“哦,陈县长,请进。”
小谷从房间里出来,刚若开口,陆皓明给他介绍道:“陈县长,分管科技。”
小谷点头道:“陈县长好。”然后泡茶。
陆皓明手一伸:“请坐。”
陈惠玲坐下之后,陆皓明才坐。小谷端过茶水放在茶几上,对陆皓明轻声道:“就过来。”
陆皓明问道:“参加了一个什么样的培训?”
“正好要向书记汇报一下我个人的情况。我是今年年初才来挂职。原来在省科技厅科技处工作,也刚刚熟悉环境。
4月中旬,有一个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趋势的培训班在北京举行,我就去参加了。”
“不错啊,你分管科技,一定要弄清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趋势才行。”
陈惠玲笑道:“书记,你真开明。我说一句,你就支持我,可当时刘吉书记不同意。”
“为什么不同意呢?”
“他说这尽是些虚的东西,想要去北京,这样的邀请函天天有。
农村工作很实际,如果是一项什么具体的农村科技培训,去听一听还差不多。后来我找淡县长求情,他才答应。”
这时,敲门声又响起。小谷开门,领着何明歌进来了。
何明歌见陆书记正在和陈县长谈话,便喊道:“陆书记好,陈县长好。”
陆皓明对小谷说:“带他到书房等一下。”然后才对陈惠玲说:
“你把这次学习的内容,自己的心得体会,写成一个汇报材料,写完了就交给我,让我也了解一下现代农业到底要如何发展。好不好?”
陈惠玲一听这是一句送客的话,便站起来:“书记你忙,五一节后交给你。”
陆皓明站起来和她握了握手。
陈惠玲走了,陆皓明走进书房,对小谷说:“如果有人找我,叫他在外面等一等。”
小谷退出,把房门关上。
何明歌有些紧张,不知道陆皓明为什么给自己这么高的待遇,让他进书房,显然还要和他单独谈话。
他平时和县委书记根本谈不上话。有次到县委办给乔主任送资料,乔主任抬头望他一眼,连“嗯”都不肯“嗯”一声。
现在,新来的县委书记却让他进入书房这种极私密的地方,他双手握着茶杯,又激动又紧张,茶水有些微微荡漾。
陆皓明坐在他的对面,亲切地望着他,说道:“别紧张,我问你几个问题。”
何明歌点点头。
“县志上有关于‘顶上毛尖’的记载吗?”
何明歌才松驰下来,这问到了他熟悉的专业领域了,说道:
“有,明朝时,顶上毛尖就是我们县里有名的特产,到清朝达到顶盛。
县内出了有名的茶商谭四海先生,把生意做到了东南亚。
后来他的儿子谭如松先生发扬光大,把茶叶做到了俄罗斯。
当时的中俄边境茶叶口岸恰克图,有一半是谭家的茶栈……”
陆皓明听完,问道:“解放后呢?”
“八十年代又兴旺过一段时间。那时的县委书记大办茶业,顶上毛尖一度畅销全国。
但老书记离开后就慢慢衰落了。这几年我写过几个提案,都没引起重视,最后不了了之。”
“你是政协委员?”
“对,因为我家祖上给谭如松家当管家,也会做茶叶,我伯父现在还做。所以对茶叶有感情,想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