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黛笠没想过要把视力矫正仪做成商品,研发的初衷完全是为了帮助涂姐的外甥,没考虑过盈利的事。
结果才过一天的时间视力矫正仪就出名了。
涂姐:“思言说好多人跟他打听,光今天一天,来加他的人就有一百多个,都是想买近视矫正仪的,忙得他连资料都没办法写。”
涂思言形容他现在特别像客服,同学们事无巨细的来问他。
他比同学们还希望视力矫正仪有购买渠道,那样他就不用继续当客服了,电话里催的也都是让他们尽快生产出来。
黛笠:“你外甥的视力恢复了?”
涂姐:“这方面他还是挺听话了,让他回去戴着睡觉,他晚上照做了。早上能看清楚了,还兴奋的来跟我炫耀。”
黛笠:“那位教授什么反应?”
说到关键问题,涂姐痛快的笑出了声。
“那位教授马上就露出马脚了呗,现在他终于相信我的话了,看清了王教授的如意算盘,不过他还算有几分傲骨,没有跟那个教授妥协,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拿回来了,也表明了不会放弃自己的主讲机会。”
后续的问题涂姐就不打算再管,亲人之间也是需要保持一定的界限,不能事事都插手。
而且她相信涂思言自己能处理好工作和人际关系,他去做主讲也必然不会比那位师兄差。
涂姐:“话说回来,咱们的近视矫正仪不卖吗?连我外甥那种睁眼瞎都能矫正,其他的低度近视不是更不在话下?”
黛笠纠正道:“是视力矫正仪,功能不只是矫正近视,远视和斜视等眼睛疾病都能矫正。”
涂姐反应了一下,随后更兴奋了:“那不是更应该卖出去吗?”
黛笠不说话,微笑着看着涂姐,把涂姐心里都看毛了。
“你这样看着我干什么?是我哪里说的不对吗?”
黛笠:“我一天可以研发出好几种新发明专利,每一项都能批量生产、挣钱,我忙得过来,你忙的过来吗?”
这话把涂姐问住了,她可没办法昧着良心说自己忙得过来。
她每天的工作都已经多的做不完了,更不用说技术部的人了,工作量只会比她还要多。
涂姐:“那我去问问关总。”
就凭关弘厚那满腔对赚钱的热情,他怎么可能拒绝得了视力矫正仪。
只可惜涂姐这次还是估算错了。
“涂总啊,不是我不想赚钱,是我能力有限啊。”关弘厚惋惜的说道。
他向涂姐细数了自己接手的项目,恒温服在他手上越好越好,门店已经发展至了全国,国外门店也在筹备阶段,一直在不断的建厂增产。
人工腮的发展规模赶不上恒温服,可一样的在各大旅游城市和一线城市开了门店,产能呈现出一种稳健上升的趋势。
更别说在人气上有望追赶恒温服的塑身胶囊,订单多到排到了两年后,他和老康最近都在物色新的厂房,争取加大产量。
除此之外,还有止痛器、睡眠仪和黑发贴等等,这些项目都在他手上。
赚钱关弘厚是不嫌多的,但他一个人,加上老康也消化不了那么多业务,人手是一方面,资金周转也是很大的问题。
又不可能把小黛老师的项目分包出去,他自己当甩手掌柜,各个项目他不亲自盯着,万一出现任何纰漏,他可没脸见小黛老师。
数完自己手上积压的项目,又加上黛笠新发明出来的东西,关弘厚发出了灵魂一问:“小黛老师就没有灵感枯竭时候吗?”
涂姐回想起黛笠忙碌又精神的身影,说道:“没有,她一天能发明好几个出来。”
都还只是随便搞出来的,涂姐都不敢想象,她的极限速度是一天几个。
电话两头双双沉默了。
关弘厚望而兴叹道:“我们挣钱的速度看来是永远赶不上小黛老师发明的速度。”
有些钱他是注定看得到,赚不到了。
黛笠确实每天都在产出,她总是会有源源不断的点子冒出来,不做出来就难受。
上千平的库房里已经堆满了她这一年多以来的发明,再过一两个月可能就要装不下了。
黛笠觉得这样也不是办法,发明出来的东西存在库房里没有任何意义,和破铜烂铁没有区别。
只有让民众都能买到商品,才能实现新发明的价值,从而普惠大众,改善人民的生活。
在原世界的时候她也是一样的埋头搞发明,但在那里有很多经常合作的熟人,他们能帮忙生产、推广和销售。
邬雪霖提议说:“那就找个职业经理人来处理商务,对接合作,盯项目。”
黛笠认真思考过后,觉得他的提议有道理。
涂姐以前专职做经纪人,管理公司和财务不是她的强项,财务都是她临时学的,所以公司一直没办法扩大规模。
邬雪霖倒是都能胜任,但是他手上有更重要的技术工作,不能让他不管技术,改去做管理,否则就是舍本逐末了,能力强的技术人员比管理人员还不好找。
找个厉害的职业经理人来管理和对接,能大大的提高产能,分担他们不少工作。
就是要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