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我在现代留过学
  4. 第421章 爱干干,不干滚
设置

第421章 爱干干,不干滚(2 / 3)


他和石得一、李宪、梁从政都建立了不错的关系。

向太后一听,顿时好奇起来:“六哥要严守懃作甚?”

赵煦道:“成都府路诸州,榷茶、榷盐都出了问题,儿想着从大内内臣之中选一个精明、能干的内臣过去,出任提点成都府盐、茶公事,整顿当地榷茶、榷盐。”

“思来想去,儿觉得,还是母后身边的人最合适。”

在大宋,内臣经常出任地方监司,特别是经济、军事方面的提点官。

皇帝也通常在这方面更信任内臣。

因为内臣的生死,皇帝一言可决。

在大宋,天下州郡监官(矿场、都作院、织造院以及地方榷官)基本内臣和文臣是对半开的。

很多重要的场、冶职务,内臣是长期把持的。

向太后笑起来:“严守懃的资序不够吧?”

“权发遣就可以了。”赵煦说道:“况且,他此去也只是去平息成都府路的弊案的。”

“一年半载后,就可以回京,其他事情,还是该交给文臣去做。”

向太后这才点头,道:“既然六哥想好了,那就依六哥的意思办吧。”

“母后这就给严守懃下诏,让他将汴京水磨务的差遣卸下来,等交接好了,再到六哥面前请旨听训。”

“多谢母后!”赵煦高兴起来。

严守懃,现在名义上是向太后的人,实际上却已经主动靠拢了他。

算是赵煦手头现在用的比较顺手的人了。

最紧要的是——严守懃懂技术啊,尤其是懂水力和茶叶相关的技术

他在水磨务那边的工作就证明了这一点。

汴京水磨务,从名字看就知道了,是控制、掌握汴京城一系列盈利性的水力磨坊的机构。

而水力磨坊,是大宋技术比较先进的部门。

著名的元祐浑运仪,就大量运用了,来自水磨务的成熟技术。

这是因为,水磨务的那些水力磨坊最重要的用途,不是春谷、磨麦。

而是——将茶叶磨成粉末。

这是一项要求很高的技术活。

严守懃在水磨务做的很不错!

这证明了他既懂茶叶,也懂技术。

赵煦也不断通过石得一,给严守懃下指令,要求他在水磨务内部进行改革和技术变革。

他同样做的很好。

如今,严守懃正在配合苏颂主持下的‘元祐浑运仪’研发工作。

说老实话,错非是无人可用了。

赵煦恐怕不会想到调严守懃去成都给韩阶擦屁股。

但没有办法!

他现在手里头能用的,就那么些人。

适合去成都做这个事情的,他信得过的就那么几个。

数来数去,严守懃最合适。

向太后伸手摸了摸赵煦的头,问道:“这么说来,六哥已经想好了,怎么处置韩阶一案?”

赵煦颔首:“回禀母后,儿有些不太成熟的想法,请母后斧正。”

向太后坐直了身体,微笑着问道:“六哥说说看。”

“常平官韩阶,是左相之孙,宰相之孙,应该给个体面。”

“不如,朝廷下诏,责训一番,处以勒停或冲替,并左相带回家中,好生教训?”

所谓勒停,就是类似免职的处分,冲替则是贬官的处分。

这基本上就相当于板子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表示——朕处罚了哦,大家引以为戒,回去罚酒三杯,下不为例哈。

当然了,基本上,韩阶的仕途算是毁了。

因为勒停也好,冲替也罢,都是要写到韩阶的告身和脚色上去的,也会在吏部和都堂那边留下记录。

而大宋官制,被勒停、冲替的官员,除非有天子特旨,不然的话,磨勘都是要加年限的。

别人五年,曾被勒停、冲替过的官员可能就要七年。

向太后对此很是满意,点头道:“六哥想的是。”

“正该如此!”

优遇宰臣,这可是祖宗制度,若连宰相家的孙子,都要和一般人一样受审。

那么,士大夫体面何在?

“那提刑官郭燍呢?”向太后问道。

赵煦答道:“若查实了,郭燍确实包庇,并联合他人欺瞒朝廷,自当下大理寺。”

“其他相关人等,也当依律处断。”

这就是封建王朝的现实。

宰执家的衙内,犯了错,也有大人帮忙擦屁股,就连皇帝也会帮着打掩护。

没有靠山背景的人,若也跟着瞎胡闹,出了事情,板子打下来,那就是专打这种人的屁股。

就像西游记里写的一样。

有靠山的妖怪,就算吃光了一国的人,那也是菩萨、佛祖、神仙的乖宝宝。

了不起带回去家法教训。

可若是那等没有靠山背景的妖怪,咋咋呼呼,搞不清楚自己的定位,非要出来丢人现眼。

那就别怪金箍棒下不得好死!

向太后听着赵煦的话,非常满意:“六哥所言,母后以为甚好。”

说着,她就想了想,想起了一个事情,然后问道:“六哥,母后听人说,前些时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