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我在现代留过学
  4. 第一百零三章 起复的沈括和入京的苏轼 【四更12000字求月票啊】
设置

第一百零三章 起复的沈括和入京的苏轼 【四更12000字求月票啊】(2 / 3)


恍惚。

以至于他甚至听不清在说什么,只能听到一些关键的词句。

“朕尊大行皇帝之遗命……”

“受太皇太后、皇太后之保佑……”

“膺天之眷……”

“起复,责授筠州团练副使、随州安置臣沈括……”

“可特授朝议大夫,提举专一制造军器局,弥英阁讲书……”

沈括听着,下意识的叩首再拜,机械一样的回答:“天恩浩荡,沈括恭遵旨意,愿为陛下效犬马之老……”

说着,他就已经泪流满面。

永乐城大败,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子,将他的人生一刀两断。

曾经一切光明,都在战败中消散。

所有一切荣誉归于寂静。

朝堂上,是他的政敌蔡确主政。

信任、重视他的天子,对他似乎也失望了,不闻不问。

哪怕天子驾崩,也没有诏书加恩而来。

沈括本已经绝望。

但,他怎么都想不到,他竟能绝处逢生。

他更想不到,大行皇帝……竟然是特地遗命少主……竟是以少主之臣安排的他……

士为知己者死!

沈括重重的对着汴京方向磕头,再拜,磕头。

当他起身时,已经满面泪痕。

“沈提举……”面前的内臣,微笑着,将圣旨递了过来:“领旨吧!”

沈括接过圣旨,摸了摸口袋。

他记得的,内臣传旨,是要给一笔钱的。

就像是过去的中书舍人、翰林学士草制大臣的相关诏书,都要准备一笔一百贯到两百贯的润笔费。

可惜……

他摸来摸去,也没有摸到什么值钱的东西。

只能是对妻子说道:“去将我卧室之中那方端砚取来,赠与天使,稍作车马劳顿之酬……”

那个年轻的内臣,立刻就摇头说道:“不必了,沈提举,往后下官还需提举多多照顾,多多提携呢……”

沈括入京要担任可是提举专一制造军器局!

此乃大家专司,大行皇帝所传,要传与历代天子,代代相守的机构!

和大家的亲密程度和亲近关系,毋需多言!

拿捏他这样刚刚入宫没几年的小黄门,一捏一个准!

何况,沈括还有一个弥英阁讲书的经筵官加衔!

沈括当然知道,惯例就是惯例,规矩就是规矩。

他立刻拱手:“区区薄礼,还请天使收下……”

对方自然不肯要,更不敢要。

因为,他上面的人叮嘱过他——敢拿沈括一文,就扒了他的皮!

沈括拗不过这个内臣——主要是,沈括不敢当着他的妻子张氏的面,在没有经过张氏同意的情况下,将家里最后贵重的东西送人。

他很清楚,他要是这么做了。

今天晚上,就只能选择跪洗衣杵了。

搞不好,脸上都要开花!

没办法,沈括只能拱手问道:“天使实在是太客气了……未知尊讳?”

对方立刻拱手微笑着回答:“沈公面前,安敢言贵?”

“区区童贯……如今在宋昭宣门下听命行走……”

“原来是童太尉……”沈括笑着说,大宋内臣,皆以为天子效命,出知边地,用为帅臣为追求,所以见了内臣不知道级别,恭维一句‘太尉’,对方肯定会开心。

童贯马上就笑起来:“岂敢!岂敢!”

沈括看着童贯想了起来:“宋昭宣?”

“可是正卿?”

宋用臣表字正卿,这是只有那些和他共事过的人才会知道的事情。

童贯点点头:“正是昭宣公!”

沈括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他大概知道了。

肯定是旧年的故友吩咐过这个内臣!

……

元丰八年四月乙酉(十六)。

从常州跋涉了整整十二天后,苏轼终于看到了地平线上,汴京城的轮廓。

他的心情随之变得愉快起来。

望着那巍巍的大宋神京城墙,他骑在马上,心情变得无比舒畅,胸膛中的豪情,更是处于溢满状态。

几有一种,想要抒发,想要将之写到纸上的冲动。

但很快,当他想起了一个事情后,胸中满腹文字,都已经不翼而飞。

因为,当他想要找个地方挥毫泼墨的时候。

当年御史台大狱之中,那一个个端坐在上首,拿着他的诗集和文章,一个字一个字的找毛病的御史们的模样,就在他眼前浮现。

乌台诗案,让他从此不敢再在诗词之中,涉及任何与现实相关的国政。

连赞美,他都不敢了!

因为,乌台诗案里,李定、舒亶就抓着他写过的每一句诗,一个字一个字的挑毛病。

即使是那些没有任何问题的诗词,一旦被抓到涉及现实国政的字句,也能被他们无限放大。

在御史台大狱的日子里,是他一生的黑暗时光!也是永恒的梦魇!

从此,苏轼不再写任何和国家政策法令有关的东西。

他只能写赤壁赋,只能寄托虚无缥缈,写赤壁怀古,想象公瑾当年,遥想魏武挥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