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利女王
猪圈的石头够了。
这几天兄妹姐妹们几个一有空就去捡石头,这会儿石头已经堆了一堆了,只等开工了。
除了石头之外,李友桂还得找稻草盖在猪圈上面,再架上几根木头,一个一分钱都没花的猪圈就能自己修建了。
晚上吃完了饭,李建文和李友柳他们兄妹几个也不学习了,眼睛亮晶晶的在一旁盯着李母和李友桂做年糕,一边帮烧火。
白天是不得闲做这些吃食的,晚上做最好,也省去了别人过来打探和围观呢。
年糕不要太好做,先放了苏打粉进米浆里挥发,再放适量的红糖进去搅拌,等到锅里的水一开,就能把一托发好拌好的浆放进去蒸,一直蒸到一整托的浆膨胀成型,最后用筷子插到年糕的中间再抽出来,若是筷子没沾到什么浆或者干爽,这就说明年糕已经快熟
快好了,看好时间就从水里取出来晾着。
新鲜出炉的年糕热着也好吃,放冷了也好吃,冷了之后的年糕口感更好,软软弹弹甜甜的,里面是蜂巢状。
至于做粉利的米浆,早在年糕蒸之前在锅里翻炒了,李友桂家里的锅不大,足足分了三次才把五斤的米浆全部翻炒了一遍。李友桂挥铲子翻炒,李母则烧火,母女俩配合得挺不错。
粉利对别人来说比较难做,对李友桂就比较轻松了,无论是翻炒还是揉搓,对她来说不是个事儿。
李母和李建文也过来帮忙,把年糕蒸上了之后,母子三人就在桌子上对着一团粉团种种搓。
人多力量大,等到三大托的年糕蒸熟之后,粉利也一根根的搓好了,摆放整齐的在桌面上,只要下锅蒸熟即可。
李父和李友柳,两个小的这会儿已经去睡了。紧接着李母和李建文也被李友桂赶去睡觉,蒸粉利也不是什么难事,只要看一下火就好了。
等到把一条条的粉利放上去蒸之后,李友桂就在一旁劈柴,反正都是要等,当然要找点事情来做。这会儿把柴劈了,明天早上就不用再劈了。
要不是李友桂没把和石头的泥给弄回来,今晚她都能立马动工砌猪圈。
这不是没泥么?只能劈柴了。劈了一堆柴之后,再整整齐齐的码好,才去灶房添火。
一直蒸到了快到后半夜,分两锅才把这三十来根的粉利给全部蒸熟了。
第一锅蒸熟的时候,李友桂就按捺不住的吃了三根,要么点了些酱油吃,要不就这样什么也不沾的直接吃,香得很,李友桂只觉得这完全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食物之一,她真的从来没有厌弃过。
李友桂把几十根粉利放到桌面上摊凉才洗漱去睡觉的,早上也是家里最后一个起床。此时,一家人都吃饱了。
年二十八,早上依然是野菜粥,不过一家人额外的每个人多能吃一块年糕或者一根粉利,所以这天的早
上大家都感到无比的满足。
年糕和粉利是这年头很好的东西了,自然是不能放在外面的,特别是自家不是独门独户的情况下,所有的好东西都被锁到了房里,只把中午要煮的米给取出来放在外屋,连房门锁了还是要看着一些的。
李父和李建业被留在家里烤火,李友桂和李建文领着李建环去菜地里挖蚯蚓,整理菜园子。李母继续去放牛割草,这个活连过年都要干的,下午就换李建文去放牛。
苏镇和吴镇的深山山货和野物也不如以往丰富了,李友桂思来想去,最后决定还是去扶县的深山,总不能因为上次敌人的事情就这样放弃吧?这实在不是她的风格,而她也需要东西去换钱票。
此时,李友桂也管不了那么多了,提着柴刀和几个麻包袋绳子又直奔扶县深山。
扶县过去一带的深山极多,苏镇吴镇是远远比不上的,李友桂直奔深山一头扎了进去。
捡蘑菇,木耳,时不时还有灵芝,可惜就是没发现
人参,因为李友桂进的山比较深,中午时分就捡了好几麻袋,深山人迹罕稀,所有的山货都得以保存。
因为李友桂也不知道自己的身后会不会有人跟着,所以她也不敢像以前那样明目张胆的把山货收进空间里,而是悄无声息的一点一点的收,就这样也收进去不少。
中午的午饭是年糕,李友桂特意带了三块出来当饭吃,又方便又好,这东西还不用吃热乎的,实在是外出必备的好食物。
干掉了三块年糕,又把摘到的野果吃掉不少,李友桂才满足的起来准备继续干活了。
不过,她才站起来没多久呢,就眼尖的发现了不远处的密草丛里有动静。此时深山里的气温要比外头降上好几度呢,毒蛇这些是不怎么出现的,那就是别的东西了。
以李友桂丰富的经验,野鸡是不可能,倒是比较像野兔,猎物当然不能放过,李友桂握着柴刀几个箭步冲过去。在这种寂静的深山里,幽微的动静当然都听
得一清二楚。
那丛深草动得更厉害了,估计是听到了是前方传来的动静,草丛里的东西灵敏的转身就要跑。
跑?!
李友桂可关注得很,这会儿看出了对方逃跑的苗头,那里还放过?当下凶猛的就把柴刀给劈了出去。
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