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不是个简单的事,是一砍贪官,就会两位数开砍的事情。
还好,各地的毒瘤被他抽丝剥茧般拔出。
可各地侵吞土地,霸占民居,还要继续治理。
日复一日的拨乱反正,竟然过了十多年。
那时候他已经四十多了,其实正当壮年,还好能松口气,还好这个江山被他稳住了。
朝堂是稳住了,后宫却又有了问题。
主要是朝堂那群臣子对他的后宫指指点点。
没想到这次起乱子的原因,竟然还是孩子。
先皇那会,二十皇子,死的七七八八,还能剩下五六个。
现在他的后宫竟然一个孩子都没有。
他的姐姐也劝他早点纳妃,可以前朝廷局势不稳,一会要征兵,一会征粮,一会还要打藩王,再打关外铁骑。
现在终于找到机会,自然劝他。
徐文柏对姐姐,对他亲自封的长公主,是很亲近的。
他们从逼仄的后宫走出来,他的姐姐还为自己的安危把婚姻交给权势,驸马在前年也死在战场上。
所以徐文柏对谁都可以冷脸,对他忠心的臣子,对妻子,对姐姐不会冷脸,甚至很纵然。
在姐姐女儿出嫁的时候,他恨不得把当初姐姐出嫁时亏欠都给补上。
朝中的人都知道,其他人劝他纳妃,可能会挨骂,但长公主去就不会。
徐文柏确实不会,他耐心劝说,他不想让自己的后宫跟先皇一样,不想看着冰凉的湖水愣怔。
长公主沉默,五十多的她抱抱已经当了皇上的弟弟,算是没有再提这件事。
但长公主不提,其他人却是会提的,一句句的,让他心烦。
等徐文柏解决那些事,却发现妻子暗暗垂泪,她在担心朝廷,在担心丈夫。
等两人说话,徐文柏才知道他的妻子同样被这些话打扰。
所以在皇后提起纳妃的事,徐文柏点点头,不过他想的更多一些,他近乎冷酷对待要进宫的女人,也提前说明以后的日子。
他是皇上,他坐拥天下,可他的心却很小,只能顾着那几个人。
再多的,也就算了。
小时候见过的场面,不想再来一次。
之后的事情跟他预料的差不多,那位静妃生了皇子,他跟皇后在内殿等着,孩子一出世,他就抱着孩子,拉着妻子回到皇后寝殿。
其实对这件事,他受到的诟病极多,皇后也因为这件事对静妃跟静妃一家十分好。
静妃家中因为这事受益颇丰。
但外面的事,已经影响不了他的地位,他自然当耳旁风,跟皇后专心养育徐九祥。
听名字就知道,他对孩子的期盼。
皇后在他的宽慰下渐渐放下心结,跟孩子的感情更不用说。
那么温柔善良的母亲,徐九祥眼里自然满是孝敬。
他们一家口总算堵住外面人的嘴。
徐文柏就发现了,老天就是不让人好过,他的青年时期在跟各种人,各种势力斗。
他的中年时期在想着怎么打仗,怎么安稳天下。
他如今五六十了,看着孩子慢慢长大,他病了。
是年轻时候随随便便吃服药就能好的病,可他还老了,他的头发渐渐苍白,他的皱纹越来越多。
所以徐文柏开始焦虑。
他的妻子太过善良,他的孩子太过年幼。
他的臣子们在苍老。
怎么一个人,就不能平安顺畅的过完一生。
他不行,他的妻子不行,他的妻子因为他的事担惊受怕不少。
也只有孩子了,他的孩子说不定可以。
从徐九祥年幼起,徐文柏就开始为他铺路,为他扫平一切可能存在的障碍。
等到自己撒手的时候,说不定他已经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君主。
徐文柏跟皇后也没想过再要第二个孩子。
因为一个孩子,就是他们的珍宝。
他们亲手养大,亲手教育,就连孩子写下的第一个字,都是两人手把手教的。
而他的儿子,就像他想的一样,成长为有母亲的善良,有他的敏锐,甚至还有林敬源宽容的人。
想着要是武侯纪将军还在,说不定还能学到几分果敢。
说起来武侯的孙子那个叫纪炀的,好好的荫封不求,跑去买官,学了他父亲十成十。
不过林敬源的孙子林启倒是个好的,说不定可以培养一下,给自己儿子当左右手。
再有金家的人也不错,可以再观察观察,文家滑头,看他们怎么选了。
徐文柏想了一圈,最后没想到纪炀竟然还真做出点东西出来。
他那时候手里的年轻臣子其实很多,他在一次次科举当中,尽量在选年轻人。
纪炀在他布局多年时,甚至才刚刚入眼。
可他迅速成为成长最快的那个,把他放到哪都有奇效。
但对比臣子们的政绩,他更注重的是忠心。
再厉害的官员,不忠心是不成的,说不定还会有反心。
在他最初想的,那就是靠着长公主后人,还有宗室的人,毕竟都姓徐,都不会让徐家江山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