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小知县
  4. 第36章 第 36 章
设置

第36章 第 36 章(2 / 4)


以后得空,不仅要看承平国律法跟堪舆图,还要看看当官必须要瞧的文书行文等等。

否则不好糊弄了。

如今也就这笔字还能拿得出手。

纪炀一行人离开时,前来相送的乡亲们挤满路口,目送知县大人押送田税,心里无比感慨。

他们这位大人来了不到两年时间,就让整个扶江县有了翻天覆地变化。

这样的官员自然深受他们爱戴。

玉县丞见此开口:“别想了,好好做事,等知县大人回来,看到我们葫芦作坊,化肥作坊,还有凌家湖的路修好,岂不是更让他开心?”

说到路,玉家湖里长看了过来,小心翼翼道:“那我们的路?当初说常华县承担三分之二,我们承担三分之一,咱们这段一直没修啊,他们那边的已经修得差不多了。”

玉县丞胸有成竹道:“很快,很快就能修好,不用担心。”

知县大人说过,最后那段路,常华县会抢着修的!

果然,在纪炀走了没几天,常华县那边主动过来,说是县里乡绅们商议,从常华县到玉家湖官道的最后一段,不用扶江县动手。

乡绅们自己凑齐银钱,把后面那段路给补上。

主动过来说此消息的人玉县丞见过,就是上次来扶江县找知县大人的常德江,他手里田地不少,需要的化肥也不少。

但他旁边那人,玉县丞只听说,而是第一次见,那就是华家家主。

两人代表常华县所有乡绅地主家里说道:“我们几家虽中途才开始你们扶江县的化肥,可效果自不用说。”

“如此的好东西,只怕其他县,甚至其他州都要过来购买,既如此,可要优先供应我们才是。”

“这官道乃是咱们两个县守望相助的结果,不能辜负这段美意。”

说白了,常华县的人,特别是种地的人,最明白化肥的作用。

他们害怕化肥名声传播出去之后,其他地方花高价买走化肥,把他们常华县给拉下了,谁让常华县化肥售价低廉。

优先卖给高价的买主,这点很正常。

未雨绸缪,这些种地的乡绅们赶紧凑了二百多两银子,大包大揽地要把剩下的官道全都给修了。

扶江县不用出人,更不用出力,便会有这么一条笔直的官道。

玉县丞心里暗赞他们知县大人谋划过人,跟眼前这两位寒暄一阵,最后美美收下这份好意。

看两人表情,玉县丞又给他们吃了颗定心丸。

“放心,我们知县大人说了,冲着即将修好的官道。扶江县的化肥作坊,优先保证本地百姓购买化肥之后,其次便是你们,咱们的价格是早就商量好的,就算其他地方出高价,也一定先卖你们的一百万斤。”

得了这句话,常华县的常德江,还有华家家主,总算松口气,随即心里大喜过望。

明年的时候,他们也能像扶江县一样大丰收吧!

别的地方会怀疑扶江县的产量,他们可不怀疑,自家种田到一半的时候,才开始用这东西,可结果呢?结果也增产了!

虽然看着没有扶江县这样夸张,但比之往年收成却有增加。

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送走常华县的人,玉县丞算着时日,知县大人他们应该快到潞州城了。

越接近潞州城,这边的路越好走,纪炀一行也越轻松。

终于在九月二十一,纪炀看到潞州城的城门。

这城门有着岁月雕琢的痕迹,看着坚实可靠,带着百年沧桑之感。

潞州,也有千年历史的城池,自然不同。

城门口守卫森严,两边各四名兵卫,中间小吏检查过往行人的文书。

承平国对人员流动管理并不严格,这样查看只是确保没有伪造文书之人。

运送田税物资的官府人员走右侧门,是另一行人监察。

平日右侧门人烟极少,但九月十月,正是各地上缴粮税的时候,纪炀前面便有一个县押送田税在检查。

看看人家那马车,比扶江县这边四倍有余,一看就是个大县。

不过再大的县,回头还是一同住到官方客舍,所以纪炀朝前面那位知县拱拱手,都是同僚,一会再见好说话。

谁料那个知县让人过来问了问,听到他便是扶江县知县,立刻主动前来,脸上堆满笑意:“原来是扶江县知县,真是久仰久仰,我乃丰邵县知县,今日一见果然仪表人才。”

“不愧刚接手扶江县,便能让扶江县粮食翻倍的俊才啊。”

丰邵县?

纪炀朝他拱手:“扶江县不过小县,哪得黄知县如此夸赞。跟丰邵县比,我们实在差得太远。”

之前说过,县里门户一千以下,是下县。

一千到两千是中县。

两千到三千是上县。

其中虽然还有细分,但这样也差不多。

那这丰邵县呢?

这可是潞州城唯一的望县。

方才说到两千到三千。

如今说说三千以上的县,三千以上被称为紧县。

而四千以上,上不封顶,则是望县。

能被称为望县的,门户四千以上,人口最少也在五万朝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