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锦秋给马岱指了条明路,让他去找内官监的刘芳帮忙,自己便脱了身,继续做事去了。
因为昭阳公主妄自动了邓太后在宫里的人手,暴露了一大批人,肃宗着了王锦鹏,这会儿正在宫里宫外地抓人呢。时不时,就送回来一批人,王锦秋自然也走不开,带着留守的几个锦衣卫,不停安排这些人的关押。
衙门里面人声鼎沸,外面却是星空朗朗的春日深夜。王锦秋看向窗外的夜空,心里十分清楚,这次肃宗和邓太后,算是撕破脸皮了。
肃宗和太后的这次争斗,很可能就要决定以后朝里朝外的局势了。他跟着王锦鹏进京做了很多年事情,难道一直就这么给王锦鹏打打下手,出出主意吗?
王锦秋自然是不愿意的,他是个聪明人,却也有聪明人常有的毛病,心高气傲,不甘心长久居于人下。
王锦鹏的母亲是邓家女,因为不容于王家,不得不带着儿子投奔了邓家。邓太后的娘家,就把王锦鹏母子,送到了邓太后身边做事。
而王锦鹏,就是跟着肃宗长大的,所以这个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就落到了王锦鹏的头上。因为,肃宗最信任的,不外乎几个跟他一起长大的人。除去宫里的內侍刘芳和宋宝,肃宗在宫外最信任的,很可能就是王锦鹏了。
也是因为这一点,王锦秋虽然也想过取而代之,却迟迟没有动手。
他衡量过得失,王锦鹏深得肃宗信任,自己跟着王锦鹏,凭自己的本事和手腕,能够取的更多的东西。
若是取而代之,外面没了深得帝心的王锦鹏罩着,王锦秋觉得,自己反而伸展不开手脚。而且,没了王锦鹏,肃宗会找另外一个类似的人物做锦衣卫的指挥使,怎么,也轮不到自己这个没什么交情的外人。
所以,衡量再三,王锦秋做出了决定,留在王锦鹏身边,帮他做事。
只是王锦鹏母子,在王家人身上吃过大亏,所以,即使王锦鹏对王锦秋很好,也十分谨慎,绝对不沾惹上王家其他任何事情。王锦鹏除去还姓王,压根儿不把王姓人看在眼里。
而王锦秋跟了王锦鹏多年,也没什么升迁,反而让人觉得,他之所以在锦衣卫里占据一个位置,都是因为王锦鹏的关系。
王锦鹏对王锦秋,倒不是十分防范,只是肃宗自小就在背叛与被背叛的环境里长大,心眼比王锦鹏多上许多。所以,王锦鹏要留个堂弟在锦衣卫做事,肃宗并没有反对。可是,无论王锦鹏怎么给王锦秋请功,肃宗一概不应。
就这么着,几次之后,王锦鹏也知道,肃宗这是为了他出气,就算王锦秋没得罪过王锦鹏母子,肃宗也要压着王家人,不让他们出头。
既然如此,王锦鹏感动之余,自然顾不得王锦秋的仕途了。既然仕途无望,自己多补他一些财务,再加一个锦衣卫的名头,王锦秋在京城的日子,就不会差到哪里去了。
若是真让王锦秋上位了,王锦鹏也想,那些当年欺负他们母子两人的所谓亲族,不要又要耀武扬威了嘛。所以,王锦秋的仕途,这些年就一直没有起色。
王锦鹏做的这一切,自然让王锦秋十分不满,却又找不到别的出路,只能在锦衣卫里帮着打打下手。他觉得自己远比王锦鹏聪明,但是际遇上面,却远远比不上王锦鹏。
突然,王锦秋想到,王锦鹏是邓家送给邓太后母子的人。邓太后,邓家,肃宗,再想到王锦鹏,王锦秋突然灵光一闪,若是他投靠邓太后呢?
邓太后眼下正缺人手,这个派出宫的黄敏学,很明显没办好她交代的事情。而现在肃宗围了邓太后在宫里,什么事情都做不了,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若是自己帮了邓太后这么一个大忙,日后的仕途,是不是能够容易许多?
想到这里,王锦秋赶紧站起身,想去黄敏学的屋子看看。只是,一起身,王锦秋却突然回过神来了。如果他去了黄敏学的屋子,那这事,他以后就脱不了干系了,只能永远站了邓太后一边了。
王锦秋也隐约知道一些,他这些年仕途不顺,一则是王锦鹏不愿意帮忙,二则,是肃宗对他们王家有些看法。
王锦鹏的母亲是肃宗的乳母,自小带着他,感情十分深厚。比起没什么人情的邓太后,说不定,肃宗对王锦鹏的母亲,感情更好一些。
当年王家人怎么欺负王锦鹏母子的,肃宗知道的,不比王锦鹏少。所以,连带着也迁怒了王锦秋。
想明白这些,王锦秋心里也知道了,这次是个转折点,若是自己还抓不住机会,那以后,这一辈子就得庸庸碌碌到死了。
若是这次出手了,但是最后却失败了,左右也不过一条性命。不成功便成仁,王锦秋嗖的一声,推开了椅子,站起身来。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渴望。
既然拿定了主意,王锦秋就藏了个刀片在袖子里,出了屋子。外面人来人往,时不时,还有宫里的內侍宫人被送来锦衣卫。
有人哭,有人笑,更有人不时叫骂,都是些不知死到临头的蠢货。王锦秋心中嘀咕,找到了关押黄敏学的屋子。
门口守着的,正是英王府的几个锦衣卫,而马岱,早已经去找人联系刘芳去了。刘芳虽然出宫还算自由,可毕竟宫门已经下钥,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