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0章信息差
深海和火车头不一样,火车头作为一个黑人,在后期还是站在了同族一边。而深海面对的是人类和海洋的争斗,根本不知道应该站在哪一边。他既同情海洋生物,又离不开人类社会,所以很纠结。
火车头再纠结,至少黑人和白人都是人类。而深海面对的人类和海洋生物,那差别真的太大了。
杜兰觉得深海确实有够可怜的,很难有明确的自我认知。
所谓君子远庖厨,就是说看到厨房里被杀的动物,会有不忍,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君子还听不懂动物的声音,而深海完全能听懂海鲜的话语,理解它们的喜怒哀乐,那感觉肯定更加真切,更加难以选择。
一边是人类,一边是海洋生物,深海两边都能理解,夹在中间根本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所以他选择自己不做决定,让别人替他决定,这样就少了很多的麻烦。就不用接受良心的谴责了,就会幸福很多。
有时候没心没肺反而更好,完全不受自己良知谴责,站在一边出卖另一边,反而不用纠结。如果两边全都要,会让人很狼狈。
深海这种稍微有点良知,又爱惜自己,最终选择放弃思想、做个工具,是不错的选择。这样把责任全部推卸给别人,自己就安逸不少。
至于到底选人类还是海洋生物,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选择。有人会选择人类,有人会保护海洋,也有人会全都要保护,更有人会两不相帮,肯定不可能有统一的看法。
如果让杜兰来选,他会直接选择人类,毕竟先爱自己,再爱亲友,最后爱陌生人,海洋生物肯定是陌生人中的陌生人。
先和人类一起,获得人类的支持,然后再去保护海洋。只靠自己一个人,一个人再爱海洋没用,自己得让更多人理解海洋的重要性,才能让更多人保护海洋。
爱别人的同时,也是让别人接受自己想法的过程,自己的爱为别人解决问题,别人也会用爱来帮自己解决问题。虽然这是最理想的状态,但多多少少是会赢得部分人的支持。
从一个人帮助海洋,变成一帮人帮助海洋,这样才能可持续发展。
就好像一群人是捕鱼为生的,深海如果直接让他们不要捕鱼,只会被渔民打爆狗头。但如果深海爱渔民,为他们解决就业问题,然后再让他们不要捕鱼,那么渔民十有八九就可以停下来了。不说全部停下来,但捕鱼的量肯定减少了很多。
但深海显然没有这样的智慧,也没有这样的能力。而是直接认为爱是烦恼的源头,所以选择不爱,不爱人类也不爱海洋,直接让自己变成工具,就不需要左右为难了。自己做的事情都是宗教吩咐,要怪就怪宗教。
这样深海就可以逃离道德谴责了,如果他按照杜兰的想法去落实,肯定会受到强烈的谴责。
先爱自己,然后爱家人,再爱亲友,最后爱陌生人,在墨家看来就是自私,每个人都和禽兽差不多。
但禽兽的爱不会改变,人的爱可以扩大,这点是不同的。
一件事物、一个思想,本来就是由点到面传播的,就算墨家的兼爱也是从巨子传播到墨者,然后再传递到社会。
这是信息传播的客观规律,信息出现之后,距离越远传播越慢,传播内容越不完善。
就比如哈基米在岛国是蜂蜜的意思,但到了外国就是指小猫小狗了。还有更多例子,翔、奥力给这些词都有歧义。
有些是信息传播过程中产生的歧义,有些是因为有心人恶意抹黑,有些是信息太过复杂传播不开……
不管是什么原因,信息差已经存在。这现象不只是现代有,古代更严重,孔子就认为信息差是导致世界混乱的原因之一,所以提出了‘正名’的说法,名不正则言不顺。孔子认为应该把所有事物的名与实统一一下,但这肯定是不可能实现的,把名和实统一,其实就是消除信息差,这种事情根本做不到。
因为信息在传播的时候,就是从一点传播开的,中间不知道要经过多少人,有歧义太正常了,这是客观规律。
就说哈基米,有很多人都解释这是岛国的蜂蜜,可解释速度根本跟不上传播的速度。等到别人接受哈基米是小猫小狗的昵称之后,再说哈基米是蜂蜜也没用。
名与实就有了偏差,就有了信息差。
有了信息差,如果要修改过来,可就难了。最好的办法不是告诉别人‘哈基米是蜂蜜,不是小猫小狗’,而是爱他们,融入他们,承认哈基米是小猫小狗,然后告诉他们哈基米还有蜂蜜的意思,自然会有部分人接受。至于另外认为哈基米一定是小猫小狗的人,那就没办法了,只能接受现实。
那部分接受哈基米是蜂蜜的人,就是自己人,就可以成为宣传‘哈基米是蜂蜜’的力量。
信息有信息差,只能从点到面,越传越离谱。爱也一样,也不可能突然就博爱天下,也是从一点出发慢慢扩大的。
墨家的兼爱虽然很好,但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