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子吃完了,瑾瑜站起身,抖落身上的栗子壳。
郑宴离用水袋浸湿了手帕,递给她擦擦,问道:“那他会怎么做?现在皇帝和内阁互不相让,他又如何能做到全身而退?”
瑾瑜笑道:“司礼监掌印这位子,可不是那么好坐的!你要实在好奇,不如去当面问他?”
“……你又诓我。”
“哈哈。看来也不是真的傻嘛。”
“哼。”
郑宴离虽参不透其中玄机,但见她既然向钱景承认宫里确实有枢密院的密探,却还能这么轻松,那就说明宫里不会发生重大流血事件,矛盾也会和平解决。
想到这,他心里也松快不少。
此时的天色比之前放亮了许多,像是要晴了,却还看不到太阳的脸。
瑾瑜随着人潮走向最热闹的地段。
这里像是个小集市,除了有摆地摊卖货的,还有耍猴戏的和变戏法的艺人,正有不少人在围着看热闹。
不过,这些节目她大都在东宫看过了,只走马观花地扫了一眼便继续往前走。
她的目光最终落在一处投壶戏的小摊上。
摊主用根麻绳围起一块方方正的地盘,正中摆着个花瓶样式的窄口长颈大肚铜壶;一旁有张桌子,陈列着各种花哨的小玩意,香囊、绢花、绣花手帕,扇坠、玉佩、珠钗等等,物件花样繁多,不过成色大都一般,瞧着多是样式新奇,图个好彩头。
“这怎么玩?”瑾瑜问。
那老板捧过一筒箭来:尾部粘着翎毛,样式与军中用的相仿,只是箭头不是铁器,而是用布包起来的。
“一文钱一支。”
老板是个中年汉子,指了指中央的铜壶:“投中的越多,奖品自然越是丰厚。”
此时摊位上已围了不少看客,有个十来岁的小孩正拿箭瞄准。可惜准头不济,地上横七竖八掉了不少箭,却没一支能投进壶里的。
瑾瑜站在桌边瞧了半天,见最末一排有双鹿皮手套成色还不错,样式是猎户常用的那种。
今天,这老板的生意不错。
有三五成群的少年买了十几支,大部分都投不中,便一笑了之;偶有投中的,老板便从桌上拿了前排的小物件给他,再好言鼓励几句,不一会儿功夫就赚了不少铜板。
“那个怎么换?”瑾瑜指着手套问。
“十投九中。”
瑾瑜从荷包里摸出一把铜钱来:“来十支。”
老板便数了十支箭给她。
就这种距离,对瑾瑜来说,若是张弓搭箭的话百发百中都没问题。
瑾瑜抽出一支箭来在手里掂了掂:分量很轻,羽毛粘得很是敷衍,苇杆的箭身也不太直。
毕竟不是战场上用的,也说不定就是老板自己做的?总之粗糙得很。
郑宴离站在一旁瞧着。
一投不中;
再投也不中;
三投仍然没中。
瑾瑜气得想骂街,后来干脆三支一起投,倒也中了几支。
旁边有看热闹的鼓掌叫好,她这准头比刚才那群书生已经强多了。但瑾瑜黑着脸,箭都投完了,却仍是站在原地一动没动。
老板从桌取了个绣着兰花的香囊,笑眯眯的双手递过来:“姑娘好身手!这是您的奖品。”
她没接。
显然,很不满意。
老板有些尴尬,郑宴离伸手接过来。见她还是一脸不爽,便又掏了十文钱:
“老板,再来十支。”
郑宴离也学过骑射,虽说不精,但也绝非外行。
他对着壶嘴瞄了半天才投了出去,正打在铜壶细长的颈上,发出咚的一声落了地。
周围一片惋惜声。
他不以为意的笑笑,正要再投,却见瑾瑜突然伸手把剩下的箭都夺了去:
“别试了,投不中的。”
“你胜负心这么强的吗?……游戏而已,何必这么认真嘛。”
瑾瑜没接话,将箭并排放到手心里来回一搓,箭杆不直的几支便尤其显眼。
她将那几支抽出来,对老板道:“这几支,给我换了!”
她板起脸说话的样子有点凶,老板二话没说便把箭筒抱了过来:随你挑好了。
瑾瑜也不跟他客气,把手伸进去一捞,挑出品相相对好些的,又拿在手里掂了掂。分量倒是差别不大,由于没有金属箭头,手感发飘,飞行轨迹就难以控制。
瑾瑜四下瞧了瞧,从方才那香囊的穗子上拽下几根丝线来,把箭两两绑到一起:
一投即中,再投又中,三投三中。
“姑娘好身手!”
老板赞了一声,刚要把壶里的箭取走,却见她又从箭筒里抽出箭来继续投。
几番尝试,瑾瑜似是找到手感,每投必中,直到那铜壶的壶口被塞得满满当当、多一支也塞不进去,她就投进箭与箭之间的缝隙,让箭身相互支撑,如同鸟巢一般越垒越高——壶口上的箭堆看似杂乱无章,却保持着微妙的平衡;摇摇欲坠,却始终一支未落。
这怪异的造型,连老板都看得当场傻掉,大概自摆摊开张以来就没见过还能这么玩。
路人见状都不觉停下脚步看向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