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锦衣长歌
  4. 第846章 永乐七年
设置

第846章 永乐七年(1 / 2)


时光是头疯牛。一跑起来就停不下来。转眼两年过去了,永乐七年,春。

大明王朝已经凤凰涅磐,从靖难之役的兵灾中恢复了过来。江南江北,一片万物复苏、勃勃生机的景象。

永乐帝是个称职的好皇帝。没办法,谁让他的帝位来之不正?古往今来,凡是帝位来之不正的皇帝,往往勤勉。

他要证明一件事,他比侄子朱允炆更适合做大明天子。他和父亲洪武帝一样,几乎成了工作狂皇帝。

政治方面。内阁在首辅胡广的带领下尽心辅佐永乐帝。三杨已不是当初翰林院里的书生,经过七年的锤炼,都拥有了独当一面的能力。

永乐帝是个玩弄权谋的高手。一直在用文官集团(降臣派)和勋贵集团(靖难派)相互制衡。双方在朝堂中形成了微妙的平衡。

文官集团名义上的首领,是太子朱高炽。勋贵集团名义上的首领是二皇子朱高煦。

说白了,这两个集团是被永乐帝的儿子所掌控的。

经济方面,或许是永乐帝的勤勉感动了老天爷。各省这两年来几乎没有什么大灾。朝廷的休养生息政策经过七年的施行已见到了成效。

老百姓不说衣食无忧,起码不会饿死。

在生产力

低下的古代,老百姓只要饿不死,即可称之为盛世。这是一个极低的标准,但鲜有朝代能够做到这一点。

国库收入年年增加。郑和下西洋不但带来了政治上的好处,更带来了经济上的好处。

无数南洋小国来到京城进贡,加入了大明的封贡体系。

所谓的封贡,其实是一种不讲理的国际贸易制度。

南洋使团万里迢迢带着金银、商品到应天。整个封贡的过程说白了就是做买卖。而货物的定价权在宗主国大明手中。

无论是买,还是卖,价格都是由大明所定。这为国库带来了大量的白银。

军事方面,大明在北方形成了完备的边镇体系。安南叛军已经彻底肃清,彻底成为了大明的一个布政使司。

文化方面,《永乐大典》已于永乐六年抄写完成。成为了一部集古今中外于大成的百科全书。全书撰成,共两万两千八百七十七卷,成书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光是目录就有六十卷之多。

政治安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文化繁盛。永乐七年的大明堪称盛世。

玄武湖畔。

六十五岁的常歌已是满头白发,他跟已长成十六岁少年的孙子常知理,坐在岸边钓着王八。

常歌一提杆

,抱怨道:“王八不上钩,小鱼瞎胡闹。”

常知理道:“祖父,我明日去趟成国公府看我姐和小外甥。”

成国公朱勇和常笑嫣婚后感情很好,称得上如胶似漆。二人的长子朱仪已经两岁了。

常歌虽只是伯爵,却有一个当公爵的孙女婿。

常歌道:“成啊,记得买些驴打滚送给你姐。她打小就爱吃那个。”

常知理道:“咳,祖父跟您老说实话吧。其实看我姐是假,让我姐夫领着我去京郊狩猎是真。”

常歌道:“别整天只知道贪玩。我十六的时候,都在小明王帐下当亲兵了。你是时候想想以后做什么了。是走科举考取功名,还是从军?”

常知理说了句话,让常歌愣了半晌:“祖父,咱常家的人迟早不都得进锦衣卫,当皇上的家奴?”

常歌听到这话,心里一阵难过。是啊,身披锦衣不自由。一代为家奴,代代都要当家奴。这是命运,无法改变。

祖孙二人正说着话,常世勋骑着一匹马跑了过来:“父亲,皇上宣您进宫见驾呢。”

如今常歌已是半隐退状态。锦衣卫的指挥使还是纪纲,常歌担任指挥左同知,常世勋担任北镇抚使。南镇抚使则是纪纲的亲信庞英担任

不过常歌已经许久不过问锦衣卫中事。乐得清闲。

当日下晌,常歌来到了文渊阁。

文渊阁内,两位皇子、内阁诸阁员、朝廷勋贵、各部尚书已经聚齐。

常歌虽已经半隐退,可始终是从吴王府时期就为朱家效力的老臣。每逢遇大事,永乐帝总是会让常歌旁听,有时候询问下他的意见。

永乐帝道:“刚刚接到锦衣卫南镇抚司的情报。草原那边,鞑靼大汗本雅失里基本统一了蒙古草原。

朕认为,大明与草原刀兵相见多年。是时候化干戈为玉帛了。

朕准备派遣礼部给事中郭骥为使者,北上鞑靼,递交国书。今后大明与鞑靼永结秦晋之好。”

永乐帝此言一出,众臣面面相觑!

一贯喜好征战的永乐大帝,怎么突然成了和平主义者?要跟鞑靼以和为贵?

朝廷内部对草原的态度上,一向分为主战、主和两派。

主和派是以太子朱高炽为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