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油气干线的方案被高层认可,责成能源和矿产部制发项目批复。
那边散会后,洛维奇来到陈立东这里,紧跟着毛熊工业与贸易部、能源与矿产部、航空制造集团、造船局、武器出口局的负责人过来,一起商议共青城飞机厂、造船厂的股权收购问题。
共青城造船厂,能够生产核潜艇的存在,陈立东曾经去过这家船厂参观。
据介绍,这家船厂从1960年到1996年,一共生产了56艘潜艇,不过由于阿穆尔河较浅,因此限制了该造船厂制造大吨位潜艇,造船厂仅建造过吨位较小的667A型杨基级和667B型德尔塔-I级弹道导弹核潜艇、971型阿库拉和671型维克托-I和维克托-III核动力攻击潜艇,以及基洛级柴电潜艇。
1992年11月,毛熊高层宣布共青城造船厂不再负责核潜艇的建造,同时加强在西方有深水港口的北方机械制造厂的生产能力。
共青城造船厂生产的最后一艘核潜艇是1995年完工的阿库拉级“K-295”号。
在宣布共青城不再建造核潜艇的时候,共青城造船厂的建造工位上依然还有两艘971型阿库拉-II级潜艇等待完工。
去年皮尤金去视察船厂的时候,决定继续建造其中一艘,而另一艘则交给北方机械制造厂完成。
潜艇属于兵器,因此负责拨款的造船局认为应该由国有、而不是私人造船厂负责。
因而,他们进一步提出将共青城造船厂收归国有,洛维奇等当地人以及华夏商人陈立东名下持有的造船厂股份都应该让出来。
飞机厂的情况大致相同。
在这两个军工企业的股权构成中,保留了一部分国有股,而洛维奇及其关联方成为大股东,陈立东手中的股份大概百分之几,其它股权由远东军政高层掌控,今天的商洽他们都“不好意思”参加。
洛维奇与陈立东早就达成一致,已经准备从两家企业中退出,但渡让权益肯定要讨价还价一番。
洛维奇提出的条件是“你们要军工,我们要能源”。
说白了,就是用两个军工企业所有权置换远东地区油气田的开采权。
置换远东地区油气田的开采权!看似狮子大张口,但是共青城的飞机厂和造船厂资产规模雄厚,技术储备扎实,员工队伍庞大,称之为整个远东制造业皇冠上的两颗明珠都不为过。
皇冠是共青城。
1941年苏熊开始“卫国战争”的前期,西部大部分国土沦陷,苏熊不得已把大批军工企业转移到了远东,共青城开始成为远东最大的军工城。
二战中,共青城的飞机制造厂生产了大批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支援前线,保证了战争胜利。
与山姆国冷战时期,共青城造船厂生产的核潜艇更是让敌人“异常恐惧”。
苏熊倒下几年后,两家工厂仍勉力维持了四五年,直到入不敷出、难以为继,才选择向资本低头,将部分股权出售给洛维奇等资本势力,甚至被华夏人获得了部分股份。
两家工厂私有后,远东人并没有放弃这两颗明珠。
陈立东记得当年去飞机厂参观时,厂房和办公楼已经显得破旧,但内部管理依然井井有条,设施设备维护仍然完好。
生产车间正在组装米格教练机、水陆两栖飞机,卖给华夏和阿三国。
飞机设计
室还在完善苏80,以及研制别-103、SA-20P等民用飞机。
技术中心正在完善数字化设计系统,提高装备水平。
在两家军工企业出售股份,变成合资企业后,洛维奇和陈立东对两家企业都高看一眼厚爱一层,两家工厂所需的钢材优先保证,并拿出几十亿卢布添置必要的设备,持续输血以维持企业运营。
洛维奇等本国人是出于真爱,维持了企业生存,当初之所以吸收陈立东入股,也是因为远东钢铁厂的缘故。
而陈立东则是用真金白银填坑,且未获得一分回报,至于通过机械仆从,从两个工厂获得了一批技术资料和关键技术的事情,他不说没人能知道。
应该说,私有化使两个工厂得以存续,这是远东民间资本最值得彰表的事情。
直到现在,两家工厂依然忙碌,在岗员工合计超过四万人,各种设施设备都运转正常,如果对资产进行评估,每家工厂的估值都超过百亿卢布。
这也是皮尤金视察远东后,马上启动将工厂收归国有的原因。
用油气资源换两个工厂,换不换?肯定要换。
打个比方,一块油田和沈飞哪个重要?
旅大船舶重工被人坑了几十亿,破产后国家也会让他满血复活,为啥?
一个国家的实力,在于它的国土面积,更在于保卫国土不受侵略的武装力量。
陈立东记得在另一世,皮尤金讲过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