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五年内赚不到钱,考虑对厂子进行出售或者出租。如果效益好,管理者可以优先收购我手中的股份。”
“这个项目谁有意愿,会后找我商量。第二个项目,服装厂,主打工作服、手套等劳保用品,还有羽绒服,如果质量过硬,我负责出口到毛熊”。
“这个项目准备租用西坨子小学教室,那所学校已经空出来了,有10几间教室,能容纳100多名工人,需要购买设备和原材料,有100万就能干起来。参股和管理模式基本和上个项目一样,小红,你有想法没?”陈立东点了堂妹陈丽红的名,陈丽红有点迟疑。
陈立东继续道:“一万一股,我出大头,你找你哥要点儿。这项目就你牵头了,别人也可以参股。”
“第三个项目,机米加工厂,需要建机米加工车间、建标准的粮食库房,上大机子,加工免淘米。投资最少300万。大表兄,你们家地多,建议你来牵头。”
“第四个项目,饲料加工项目......”
陈立东选的项目比较接地气,属于技术门槛低或者劳动密集型产业,在1995年这样的项目也不是人人都能干,关键就是缺资金。
而这些项目的产品,本地就能消化,并且有远东市场做依托,只要陈立东补上资金这块短板,想赚钱真不难。
一场全员创业奔小康的动员,就这样在老陈家悄悄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