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什么,两人又回到弓房,在门口听到里面传来说话声。
姚闵对着手机一边展示刚刚打磨的弓身,一边进行讲解。
席舟低声对温随解释,“我师姐还做视频直播,她喜欢制弓,用这种方式也替作坊宣传。”
“先秦时期工匠就已经知道,选择干材需要颜色赤黑而且敲击声响清扬的,就像这样,”姚闵手指在弓身上轻轻叩击,好像在古琴声里加入某种杂乐。
“前几期我们讲了制弓的流程,切木、切角、贴角和竹胎、铺筋,以及如何用火煣制弓干,今天要讲的是装饰,我是先在筋上贴了一层桦树皮,弓臂边缘再加上藤条,既美观也能起防潮作用。弓臂是采用桃树皮作为装饰,弓靶旁加上珍珠鱼皮,减少磨损。最后把两端切割凹痕,镶上小片角使其牢固,就完成了。”
“古人说,‘冬折干、春液角,夏治筋,秋合三材,寒奠体,冰析灂’,以前做一把弓需要至少三年,虽然现在我们有条件极大缩短时间,但制弓技艺里遵循自然规律、因时制宜的理念是不变的。我国古代讲究中庸之道和天人合一,用火煣干要熟但不能过熟,弓的形制也一样,长短需要跟用弓的人相配。”
“我现在做的这把弓长六尺有六寸,称为上制,适合高个子的人使用,另外在弓体方面,可以看到向外弯曲的弧度大、向内弯曲的弧度小,这种弓在古代适合射飞鸟走兽,如果是弧度相同,就会做成唐弓之类的弓,利于深射。”
姚闵站起身,面朝镜头展示弓的全貌,“下一步就要给弓上漆色了,《荀子·大略》说,‘天子雕弓,诸侯彤弓,大夫黑弓’。不同颜色在秦汉讲究射礼的时代是有严格界定的,后来才渐渐随个人性情喜好演变。”
“总之就是一把弓的外形看似只是表面,实则往深了说,是跟用弓的人紧密相关的,每把弓做出来的时候,它就已经具备了鲜明的个人特色,也因此有了独一无二的性格。”
姚闵重又坐下来,开始调漆色。
她的汉服随动作飘逸,与周遭一景一物融合相宜,确实赏心悦目。
直播间里似乎有人互动,姚闵抬眼看了看,道,“上期那把弓?已经取走了。”
“嗯,当然有见到……是什么样的人嘛……”
她视线移向温随,没停留多久,仿佛思考了一下,回答,“是个长得很好看的小朋友,性格怎么形容呢……”
“这样说吧,不同弓选用不同材质,我给他选的是橡木,坚而不硬,柔中含韧,他够强,射术上刚毅敏捷当是优点,需要辅以稍微柔缓的弓箭装备,否则——就会过坚易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