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夫惊呆了:“樊将军不是相邦的人?” “这怎么可能!” “若樊将军并非相邦的人,相邦为何要让樊将军来做这等大事?!” 嬴成蟜的话语权约等于零,但嬴成蟜的象征意义极大。 嬴成蟜若是能活下去,吕不韦想把韩系外戚一派逐出朝堂就需要花费不短的时间。 这在其他时间点算不上什么,毕竟争的都是朝廷重位,花费几年时间又如何! 可是现在是什么时间点? 嬴政马上就要亲政了! 若吕不韦不能在嬴政亲政之前就在朝堂上占据绝对优势,接下来吕不韦和嬴政之间的攻守之势可就变了! 所以吕不韦需要嬴成蟜速死。 只有嬴成蟜死了,韩系外戚一派才能树倒猢狲散,立刻腾出大量空位供吕不韦安插嫡系。 这么重要的任务就算不让亲信来做也肯定是要让自己人来做的。 所以樊於期和吕不韦并非同党的猜想十分是太过荒谬了! 嬴成蟜若有所思:“或许,相邦不是不想寻亲信来做此事,而是他实在找不到更合适的人了!” “即便樊於期也并没有完全听命于吕不韦,而只是出于利益做出了合作。” “所以吕不韦才让身为亲信的赵哲从旁监视,又让蒲鶮隐为后手!” 越想,嬴成蟜越觉得这个荒谬的猜想很可能是真相! 自嬴政回返大秦,韩系外戚的主要敌人就是吕不韦一系,所以嬴成蟜对吕不韦也多有了解。 嬴成蟜很清楚,吕不韦在绝大多数时候都会先俯视整个局面,甚至将目光着眼于局面之外寻找薄弱点。 一旦找到,吕不韦会立刻押上所有,以雷霆万钧之势猛攻一点。 然后以点破面,勘破乱局! 其代表案例便是两年前吕不韦对五国伐秦之战的反击。 果断、凌厉、直扑重点! 而此次兵变之局环环相扣、步骤繁多、耗时极久,这完全不符合吕不韦的手笔。 八夫满脸都是震惊:“相邦可是把持朝政十几年了,他门下还有三千门客呢。” “他在军中怎会没有亲信!” 嬴成蟜基本确定了自己的判断,语气也坚定了起来:“因为相邦自始至终都没有把持军方的想法!” “相邦推荐过甘罗、李斯等一众文臣,却未曾举荐过哪怕一名武将。” “他是有这个权力的,相邦范雎便曾举荐郑安平为将,但吕不韦没有这么做。” “他根本没想过把持军方,甚至还在把军方往外推!” 吕不韦彻底打通了事功封爵这条路,对于绝大多数秦人而言都是好事。 秦人想获得爵位不再只有上战场厮杀这一条路,他们可以通过捐献粮食、抓捕通缉犯等很多方法来获得爵位。 但秦军之中的有爵者怎会开心? 我们的爵位都是拿命换来的,他们为什么可以拿粮食换爵位? 就因为他们有钱有粮? 凭什么别人三代耕商就能抵得过我血洒沙场!!! 在大秦,没有这般道理! 而当目光扩至秦军全军,吕不韦此举更是在触碰大秦军方的根本利益! 事功封爵大幅削弱了有产阶级从军的热情,并滋生了腐败的土壤。 又因为爵位的大量释放,导致有低级爵位者极多,官职根本不够分。 原本有公士爵者退伍之后就可以回家乡担任亭长,现在能担任里正都算不错。 当吕不韦开始推行事功封爵,他就注定将成为大部分秦军将领的对立方! 八夫有点懵了:“还有人主动把势力往外推呢?” 嬴成蟜语气有些莫名:“这或许是他在践行自己的思想和主张。” “也或许是在为自己准备退路。” 《吕氏春秋·圜道》阐明了吕不韦的主张:各司其职。 身为大王,不要管那么多细节,做好你身为大王该做的事,选贤任能就够了。 身为将军,别管朝中百态,也别管民生艰苦,打好你的仗就够了。 同样,身为相邦,吕不韦也只应该坐镇朝堂、统筹各方,而不该去做别的事。 不在军中招揽亲信嫡系,就是吕不韦的克己。 同时也是吕不韦对嬴政的表态,表明他真的没有篡位之心,他就想当個权臣而已! 八夫苦笑拱手:“家主,俺脑子不够用了。” “卑下谏言,您书信回长安求教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