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李让都这么说了,张二树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说干就干,既然决定要翻地,李让便和张二叔叫上钱兴,虎子哥,赵大牛,赵二牛一起来到张二叔家中扛犁。 又叫了几个少年去铁匠张大叔家取犁头。 至于牛,那是属于全村的贵重生产物资,平日里都由几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家照料,宝贝到不行那种,自然由二叔公带着村长王叔去牵。 “这是啥么?” 来到张二叔家中,几个年轻人顿时就被六架悬挂在棚子里控水分的曲辕犁吸引了视线。 “这便是我和你们说的曲辕犁。” 李让应了一声,从绳子上接下一架,抬在手上颠了颠,没控干水分的犁还是有点重,但比起笨重的直犁依旧要轻便许多。 不到两米长的犁,一根弯曲的梁插在大辕上,大辕前方尖尖的地方是固定犁头的地方,曲辕另一头突出两根木塞,是用来连接枷担的,枷担,也就是俗称的牛夹板。 曲辕犁的整体构造简单,体型较小易携带,就算是山地上也能使用。 是后世李让那个时代,一些偏远山区大型机器上不去的地方,这种曲辕犁都依旧还在使用。 取了犁和配套的枷担,几人便朝河边赶去。 一群汉子见李让和几个少年肩上扛着的东西,顿时满脸好奇的迎了上来。 “这是犁么,莫见过这样的犁啊。” “这也太小了,能好使吗?” 几个汉子接过犁开始研究起来,眼神中满是狐疑之色。 这么小的犁真能犁地吗,怎么看都像是小孩子玩具,哪像直犁,一看就是耕地的利器。 最终,庄稼老把式赵大伯定下了结论:“这玩意儿看起来就不顶事儿,额还是去扛直犁吧。” “别别别。” 李让急忙拉住了他,指指远处牵着牛过来的一群人笑道:“那不是来了嘛,好不好使待会儿比一下不就知道了。” 众人定睛看去,除了二叔公牵着牛以外,其他人确实扛着犁。 去搬犁头的几个少年也到了。 “二娃子,这就是恁改良的犁么?” 二叔公瞪大了眼睛,活了八十多岁,他还是头一次看见这么小的犁。 李让笑道:“正是。” 说完,从二叔公手中接过牛绳子,就开始套枷担。 李让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虽然在大城市定居了,但这套手艺可没落下。 毕竟一个年年都要回老家杀年猪的人。 赵大伯和几个汉子也开始驾犁,赵大伯一手驾犁,还不忘转头朝李让问道:“二娃子,你就一头牛,能行么?” “那肯定得行啊!” 李让应了一声,三两下便已经将犁架好了。 曲辕犁,主打的就是一个操作简单。 反观一旁的直犁,几个大汉在那捣鼓了半天,还是慢了李让不止一筹。 李让指着靠河的地笑道:“大伯,我从这一头,你从另一头,咱们比比看在一炷香时间之内谁翻的地更多如何?” 赵大伯信心满满道:“二娃子,恁就一头牛,额这可是两头,你确定要比?” “那当然!” 李让肯定一句,便让赵小牛帮忙牵着牛,自己提着牛朝河边走去。 赵大伯不甘示弱,吩咐两个小娃牵着牛,拖着直犁便走到了另一边。 以二叔公为首的一群长辈则是兴致勃勃的站在一边观看起这场田埂上的比斗,大家都是种庄稼的一把好手,对于这样的比斗他们乐见其成。 不管谁赢,总归地都是翻出来的。 妇女们得到了今天要翻地的消息,也三三两两的看着锄头爬犁来了,她们的任务是负责将翻出来的土块碾碎,拾掇土里的草根。 “开始吧!” 二叔公担任裁判,鸠杖点地之后,李让和赵大伯口中同时暴喝道:“吒~” 手中的挽鞭落在老黄牛的屁股上,发出一声脆响,老黄牛便吭哧吭哧的卖力朝前走去。 只是一开始,场面上就高下立判了。 李让这边的第一道犁沟又深又直,大块的生土被翻起来。 老牛拉着小小的曲辕犁,前进的速度飞快,一点也不感到吃力。 反观赵大伯那边,两头牛各走各的,拉出来的犁沟弯弯扭扭,直犁入土最多不超过十公分,翻起来的土块自然也小。 “咦~” 田埂边上,顿时响起了一阵惊讶的声音。 “这小玩意儿,还有点用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