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里的这天是花信的最后一天,寒来暑往年复一年,如同自己的科考之路起起伏伏中,不觉紫暮柔花、碧叶飞霞、风到楝花、花信春尽。江南二十四番花信风,梅花为首,楝花为终。楝花的花语是温暖的微笑,如父亲那温暖的笑容,岁岁年年,碎碎念念,时过境迁,他老人家新的期盼,不过是儿女长安,所以他高中与否父亲不甚在意。摆上一桌酒席向晚春告别,微笑面对盛夏晚晴天,席间谈论着这些年的所见所闻,可能因为他屡次不第,父亲心中难免有些郁闷,酒入愁肠,不知不觉就醉了。他念叨着:“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梦里不知身是客,独坐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念着念着潸然泪下。多少年后;作为南唐旧臣的父亲柳宜,默诵完后主的词,想着他惨死的场景依然老泪滂沱。柳永看着父亲,心里五味杂陈,作为臣子,在害死自己曾经王的子孙手下当差,委曲求全苟且偷生,他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记得小时候经常听到父亲碎碎念后主的词,那时候不明所以的自己常常走到了父亲身后问道:“爹,你念的是什么文体竟然能哭出来?为什么字数有长有短?像诗又不是诗?平仄规律也不对,可是比起诗顺口多了?” 他疑惑的看着父亲。柳宜转过身来,小小孩童净如此心细如发,孺子可教也?将来必定有一番造诣,他脸上浮起了欣慰的笑容道:“我儿;这是词不是诗,能唱的词章,叫词曲小令,而且谱曲之后还能唱呢。这是曾经的亡国之音,千万记住不能为外人所道,否则咱们父子小命不保。”而后他又自言自语道:“后主仁慈懦弱,大好河山拱手与人,内心的凄苦可想而知?”说完再一次拭泪。这是小小柳永第一次接触词,虽然他不明白父亲痛哭的原因,但是聪慧过人的他还是明白了;小令基本上都属于词范畴,是比较短的词 ,五十八个字以内的叫作小令,超过五十九字以上便是中调,九十一个字以上的是长调。虽然词早在唐朝就已经初具雏形,连李白白居易都曾写过,但那时候在青楼风月场中盛行,一般由市井歌妓所唱,所以这种流行歌曲在唐是绝对登不了大雅之堂的。而李后主的伟大之处便是把民间“伶工之词”改变为“士大夫之词”。将市井间的流行提升到贵族层次,赋予了高雅的内容,在士大夫阶层已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流行,像五代十国的《花间词》。在国破家亡之后,他更是刻画成比较沉重的亡国之音,文学形式上达到登峰造极。亦如“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大词人柳永之所以有这样高度的成就,不仅源于父亲动情的泪,和孜孜不倦的谆谆教诲。也是李煜词曲中蕴藏的眼泪,对故国的哀悼凝结成病蚌生珠,而沉重苦痛衍生的这颗珍珠——异常灿烂,使得柳永爱不释手,最终词兴盛在宋代。因为词的语言比较直白,不像唐诗一样需要各种典故拼凑来实现高大上,所以词之美婉约小巧,流芳千年,一眼倾心,直击心灵的句子比比皆是。捡拾诗意,收藏在平常岁月中,在素淡光阴里,一句句惊艳的词汇,静静流淌入我们的生命里,绵绵无绝期。 话归正题,酒精的刺激,加上多年来的压抑,父亲像个话痨一发不可收拾,他继续沉浸在回忆里慢吐吐道:“那年南唐豪华的殿堂里,明月当空,清池中春水满涨,水月交辉,波光粼粼,宛如身在琼宫玉殿。《霓裳羽衣曲》响起的时候,震惊整个宫廷,意外得到《霓裳羽衣曲》残谱的吾皇,把残谱交给昭惠皇后(昭慧皇后即大周后)当时昭慧皇后手持烧槽琵琶(烧槽就是焦尾琴,传中主李璟听闻大周后琴艺高超,便把这把稀世名琴赐予她,也有人说烧槽应该是一种斫制乐器的技术)弹奏该曲,昭惠皇后登峰造极的琴艺让人叹为观止,她竟一点点将《霓裳羽衣曲》的残缺部分成功复原。这首响彻唐宫的古曲,时隔二百多年后,再次响彻了南唐的宫廷,精彩绝伦的演绎让人觉得身临其境。曲中唐玄宗向往神仙而去月宫见到仙女的场景,就连其仙女的服饰,婆娑的舞姿蹁跹,虚无缥缈的仙境和令人心驰神往的意境,也被昭慧皇后的琴音刻画的活灵活现。宫人们为之醉了,净分不清哪是我南唐宫殿?哪是广寒宫?当时吾皇正年轻,气度儒雅不凡,他沉迷在曲子里,案桌上肆意挥洒笔墨,昭慧皇后红妆翠袖、明肌玉手拨弦温柔绮丽中。通宵达旦的歌舞升平,富丽堂皇的宫殿光彩照人,曙光初透时,九微火才慢慢灭,灯花像金色的花瓣一样,一片一片飞到窗格上,那是非常好看的场景,也是他们一生最开心的时光吧。 只可惜这样的时光也仅仅三四年,随着宋军的南下,这一切戛然而止,从此吾皇开始了悲惨的俘虏生涯。□□对吾皇还算好一点,虽然封了他一个“违命侯”,可是吃穿用度样样不缺,对吾皇比较敬重。继宋太祖之后的太宗是个阴狠狡诈、心机很重的人,他绝不能让在江南人民心中唯一的王活着。吾皇从小生活在宫中,长于妇人之手,他从小到大甚至都没离开过皇宫,那种天真烂漫,完全不知世事的孩子一样的人,太宗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