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民柏打电话通知陈雷记者,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小儿子孙向阳夺过手机,压抑亢奋的心情,仍微颤的声音清晰底说:“陈记者,我哥哥不是心脏病猝死的。”一听到这句话,陈雷记者也兴奋,不负将近一个月的付出。接着松了口气,果然不出所料,“你们快过来,我还在集团大门口等候。立即,他致电紧盯这条新闻采访的副总编杨怀,汇报孙向强被殴打致死的尸检结果。同时,他问了一句话,“杨副总编,这条重磅新闻,咱们报社确定能够报道骂?”杨怀副总编果断说,“能,明天见报!”还反复叮嘱,你一定要采写非常扎实,完全以事实说话。 孙向强的家属和岳礼生、刘海晓等同学朋友们将近20人从不同的地方陆续抵达,随陈雷记者再次上《南国都城报》深度新闻部小会议室。他看到如此明确的证据——尸检鉴定结果,的确震惊。明白孙向强背部的巨大出血区,他不由得浑身发凉:凶手,下手忒狠! 不出意料,孙向强尸检鉴定结果推翻了越州市精神病院河村分院(市收容救治站)的诊断结论。4月3日,在广南大学医学院法医鉴定中心出具的检验鉴定书中,“分析说明”指出,孙向强的身体表面有多处挫擦伤,背部明显看到条形皮下出血,除了腰背部大面积出血以外,肋间肌肉也能看到大面积出血。总之,尸检结果表明,孙向强死因就是背部大面积内伤。 尸检鉴定书,明确断定:“综合分析,孙向强符合大面积软组织损伤致创伤性休克死亡”。换成通俗的话翻译,孙向强是被打死的。在死前几天内,他曾遭毒打并导致死亡。 孙向强年近花甲的父亲孙民柏问陈雷记者,“我下越州市的时候,向身体不好的老婆撒了个谎,说向强得了非普需要人照顾。如今,他冤死了,苦命的崽。白发人送黑发人,我怎么给老伴说实话呀?”陈雷不晓得如何答复,无言以对。其他人解围,纷纷劝慰伤痛的陈民柏。 “向强是我们家乡出的第一个大学生。”孙民柏喃喃自语,“现在,我后悔供他读大学了。如果没有读过书,不认死理,也许他也就不会死……” 这句感伤之言,一刹那触动孙向阳等家属的伤心处。他们哽咽着,泪水默默哦难涌出,宛如断线的珠子直落。其它人亦不胜悲伤,小会议室内啜泣声起。 下午2点,陈雷记者送走孙向强的家属等一行人,接着采访余下的信息。譬如,针对尸检结果,采访其他的法医和外科医生进一步佐证。继续电话催问越州市公安局新闻处接不接受采访?可是到傍晚下班,他也没等到对方任何答复。上门采访王庄派出所,欲弄清楚孙向强为何变成了三无人员? 对于孙向强尸检结果,陈雷记者采访了广南省一名在业界有影响力、宁愿匿名的法医。按孙向强尸检案法医的说法,孙体内大出血是被钝物打击的结果,不止一次。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法医同意这个判断,“一次打击解释不了如此大面积的出血”。他推断,从尸检结果看,孙向强在死前几天内被人殴打并最终导致死亡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上述法医提醒陈雷记者注意,孙向强表面的伤痕不多,但皮下组织有大面积软组织创伤,通常,只有在冬季穿厚衣服的情况下被打,才会出现这种情况。然而,2月14—17日的气象资料显示,越州市温度在15℃—27℃。这种天气,孙向强不可能“穿得像冬天一样”。 奇不奇怪? 此外,就孙向强尸检结果的些许症状,陈雷记者咨询了一名越州市中心医院外科医生。他分析说,“从软组织大面积损伤到死亡,这个过程一般发生在72小时内。”并予以解释:软组织损伤导致细胞坏死出血,由于出血发生在体内,所以眼睛看不见,情况严重会导致广泛性血管内融血,这一症状也被称作DIC。DIC是治疗的转折点,一旦发生,患者一般会迅速死亡,极难救治。所以类似的治疗,早期都以止血、抗休克为主,目的是阻止病情进入DIC阶段,没有发生DIC,患者生还希望极大。 “(护理记录中)所谓的睡眠,很可能其实是休克”他继续分析,“由于内脏出血,血压下降,患者会出现创伤性休克,这是发生DIC症状的前兆之一,应该立即采取抢救措施。”但是,护理记录对此却注明“(患者)本班睡眠”。 至此,孙向强的死因是被人不止一次殴打致死。 尸检结果铁证,反转了越州市收容救治站(市精神病院河村分院)的心脏病猝死诊断结论,不容质疑。错误的诊断结论,说明市收容救治站医务人员造假。陈雷记者搞不懂,他们为什么造假?动机何在? 到了最后一件采访事,采访王庄派出所。下午4点,陈雷记者打的去到王庄派出所。向有关接待的警员表明来意,但对方立刻说领导不会接受采访。这里是孙向强被收容的第一个地方,陈雷记者决心要得到一个回复,无论具体内容怎样。于是,硬着着头皮坐等在大厅。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