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的日光洒在赵老爹的木桌上,陷入回忆的人终于是因为肚饿的缘故而回过神来,已经是晌午了。 他拾掇了一下手边的材料,前些日子忙着给那位小姐做棺材,先前积攒的木料已经耗尽了,还没有来得及补。 该去一趟省城了。 自赵老爹出铺子门的那一刻,周围的人声明显的低了不少。人们常说他性格阴郁,不喜出门与人交游。不过是因为一旦他出现,便会人人避而远之。 不怨别人的,是他命太硬。 老爹收留他,给他饭吃、给他地方住。他却害的老爹为了保他出来,得罪了权贵。 就连后来的唐家小妹,嫁了他以后也没有过上几天好日子,给他生儿子的那天突然难产,撒手人寰。 至于他的儿子……,罢了,怪不得他丢了之后从来没有找过他,想必也是因为他命太硬。 他就应该一辈子跟这些木头打交道,躲得远远的,省的旁的人见了他连个大气都不敢喘。 —————————————————— 等他到了省城,照例先去订好木头。 路上他看见街边儿摆了一个小摊儿,一对姐弟俩在那叫卖。 摊上摆着许多陶罐,这是寻常人家拿来盛水装菜的东西。 摊前有不少人在挑,赵老爹仔细一看发现这陶罐上还绘着些生动的画,倒是很特别。 赵老爹没凑过去看,不过准备待会回来要是还有剩的,就买一个回去放他的工具用,估计也不会太贵。 这么想着,他已经进了卖木材的店里了。 今天来得早,店主给他便宜了四十文钱,照着以前的习惯,赵老爹先付了钱,把木材先搁在店里,便先去常吃的那家面馆里点了一份葱油面。 店里的生意比前些年好了不少,老板当年还是个年轻的小伙,如今也是一个笑起来满脸褶子的人了。 不多时,一碗面端了上来,面的上头搁着一个炸的金黄的蛋。 赵老爹一看,拉住了小二的手臂,“上错了,单点一碗葱油面。” 那小二莫名其妙的挠了挠头,“上错了?稍等,我这就去给您问问去……”小二的话还没说完,就听见另一个人笑呵呵地说,“赵老弟,没上错,没上错。”老板招呼小二去别处忙,自己拉开板凳坐在赵老爹这一桌。 当年他头一回来吃的时候,因为饿得厉害,面又做的好,故而吃的又急又快。 才吃完就听见一个青年在一旁笑他,他有些不好意思就没敢说话,任那青年笑话他,只是一张脸涨得通红。 这人笑他也就算了,还走过来,问他这面好不好吃。 这么一来二往,他才知道,这人就是面馆的老板。此后每回他来,这人必然要打趣他。 只不过店里后来生意好了,老板大多数时候没空再来管他,他一个大男人,也不大在意这些,渐渐的便少有交往了。 此时这人坐在他跟前,赵老爹又条件反射地觉得有些局促,好在他怎么着也活了大半辈子了,到底脸上没有跟小时候后那样表现出来。 然而比起赵老爹,面馆老板就显得轻松随意多了,只不过一张嘴就让赵老爹有些脸上挂不住。 老板露出一个快活的笑,一笑又是满脸的褶子,但是他人长得白白胖胖的,笑起来很喜庆,“赵你瞧你,我一过来你就整个人紧张起来了。一见我就紧张的人,省城里头你是独一份。” 赵老爹听了没说话,但也知道这蛋是面馆老板的意思,于是只双手把面碗推了推。 老板见了,把眉一横,“别误会,这蛋不是我的意思,只不过刚好有事问你。” “什么事,你说。” 见他没再拒绝,那人随即又笑了,“也不是什么大事。你可能不太清楚,最近这世道不大好,前几天对面那家成衣店就叫人给偷了,好好的衣裳也被人糟践了一番。” 说到这,他眼睛四下看来一圈,见旁边的人都在聊着,才小声道,“我怕夜里不安全,就弄了几件……那个,只是平时明晃晃放着也不好,你替我比着这大小做几个小盒子。” 赵老爹心里了然,于是问了尺寸便应下了,算了算带的银钱,决定一会再多挑两块木材。 吃完面,他把葱油面外加煎蛋的钱压在碗下,招呼小二过来后,便出了面馆往北走了。 只不过,今儿这木材,他到底没买成。 还没到那店,就见刚才那对小姐弟摆摊的地方围了一堆人,赵老爹一心只想快点买完回去,结果被人挤来挤去反而进了人群的最里边。 小摊已经没有